大學里除了專業(yè) 我們還應該學點什么?
2009-03-11 09:46:31高考網(wǎng)文章作者:土豆老師
我本科學的是化學,現(xiàn)在是英語老師,看起來是不是有點風馬牛?
我學化學完全是偶然:
保送時學校給了兩個專業(yè):一個是化學,另一個是信息技術(就是原來的圖書館管理系)。我爸的觀點是,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我之前參加過計算機、數(shù)學、物理的競賽,化學似乎是自然的選擇(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并不覺得管理圖書館有多cool)。
我是因為學化學才學的英語:
化學屬于研究型專業(yè),相應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和研究能力的訓練至少要持續(xù)到博士階段,主要出路是科研院所。我們學校這個專業(yè)在國內已經(jīng)是NO.1,所以本科生繼續(xù)深造的自然選擇就是國際上的NO.1們,通常都在美國。出國要考e文啊,所以身邊的同學通常從大二開始苦練英語,準備TOEFL(托福,美國的語言能力考試), TSE(托?谡Z), 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化學GRE(化學研究生入學考試)等考試。我屬于比較晚熟的,也沒怎么考慮過是否喜歡化學,只是慣性地不甘人后,隨波逐流地加強英語學習。
學好英語沒點時間投入是不成的:
我語言天賦一般,學英語靠的都是笨方法:比如笨鳥先飛,高中畢業(yè),我就把大學四級的詞匯背完了,人家大二才開始準備TOEFL,我大一寒假就開始讀培訓班了,還讀了兩個;比如勤能補拙,除去化學的專業(yè)學習,剩下的時間主要用來學英語,聽力把TOEFL題從頭到尾聽了五遍,大二時為了練口語還堅持了一個學期的人大英語角,印象里每次都烏泱烏泱幾百號人,借著天黑,一通胡說,頗為壯觀,大三還上了電影班,精看精朗讀了《漂亮女人》、《西雅圖不眠夜》、《旅行冒險記》和《當哈利遇見塞利》等幾部片子,詞匯過了六遍GRE紅寶書,結果每個考試分數(shù)都很高;仡^算算,大一時每周至少一天,大二、大三時每周至少二天學的都不是化學而是英語,所以說我是四分之一的英語本科,也不為過。
我教英語是偶然中的必然:
因為一些原因,最后出國并不順利,四年的專業(yè)學習也沒有讓我喜歡上化學,我的潛意識告訴我,我不適合進實驗室,堅決不能找化學相關的工作。我父母雖然覺得放棄化學的沉沒成本挺大,但也沒什么辦法讓我回心轉意。你想想,一個大學畢業(yè)沒幾年的年輕人,不搞專業(yè)了,只剩下英語可以賣賣了,于是我在學校BBS上找到了國內最大的外語培訓機構,正式開始了我的教師生涯。當時覺得這就是個兼職,但就像余華說過的“走窄門”,很多“窄門”走出去之后,是快速發(fā)展的新興市場中寬廣的職業(yè)大道。
不知道喜歡什么,就學學英語吧:)
回頭想想,鬼子的名言:Where is your time, where is your money(你時間花在哪兒,你賺錢(謀生)的本領就在哪兒),挺有道理。我大學花很多時間學化學和英語,不拿化學賺錢,就只能靠英語謀生了唄。
很多高中生家長對大學各個專業(yè)不夠了解,也不清楚自己孩子的真實喜好,糊里糊涂地幫孩子選了個大學專業(yè),接下來孩子就開始抱怨專業(yè)騙人,專業(yè)仿佛成了家長和孩子一生的痛。其實即使專業(yè)不盡如人意,只要踏踏實實準備好通用技能,比如英語,比如people skill(就是如何組織人),等職場的前5-7年再“洗底”,學習新的“專業(yè)”,重新定位職場核心競爭力也不遲呀。
參與討論請進入:http://bbs.eduu.com/thread-150613-1-1.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