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文言文閱讀試題17套匯編(解析譯文)19
來源:高考網(wǎng) 2009-08-21 10:09:27
九、(江蘇卷)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遠(yuǎn)人。少喜言兵,陰讀孫武、曹操之書;泵采鮽,廣顙而豐頤,又美髯,論事慷慨,自方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嚴(yán),聞其自方,怒而嘻曰:“不力學(xué),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學(xué)于永嘉葉師雍。
嘉定十四年,起為廣德軍錄事參軍,民有誣富人李桷私鑄兵結(jié)豪杰以應(yīng)李全①者,郡捕系之獄,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為反者解說,族矣。”槐曰:“吏明知獄有枉,而擠諸死地以傅于法,顧法豈謂諸被告者無論枉不枉,皆可殺乎?”不聽。頃之,守以憂去,槐攝通判州事,嘆曰:“桷誠枉,今不為出之,生無由矣。”乃為翻其辭,明其不反,書上,卒脫桷獄。紹定三年秋,權(quán)通判鎮(zhèn)江府。至州,會全叛,涉淮臨大江,大府急發(fā)州兵;奔慈諏⒈鴿,全遁去,乃還。嘉熙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點湖北刑獄。常德軍亂,夜縱火而噪;彬T從數(shù)人于火所,且問亂故。亂者曰:“將軍馬彥直奪吾歲請,吾屬將責(zé)之償,不為亂也。”槐坐馬上,召彥直斬馬前,亂者還入伍中。三年,知江州。秋,流民渡江而來歸者十余萬,議者皆謂:“方軍興,郡國急儲粟,不暇食民也。”槐曰:“民,吾民也,發(fā)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歸焉。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撫司公事,視其賦,則吏侵甚,下教曰:“吾蒞州,而吏猶為盜不自悔,吾且誅之!”吏乃震恐,愿自新。槐因除民患害,裨將盧淵兇猾不受命,斬以徇師,軍中肅然。帝日鄉(xiāng)用②槐,槐言事無所隱,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為容悅。帝問修太乙祠,則對曰:“土工洊③起,民罷于征發(fā),非所以事天也。”帝問邊事,對曰:“外有敵國,則其計先自強。自強者人畏我,我不畏人。”槐每奏,帝輒稱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風(fēng)雷電,槐起衣冠而坐,麾婦人出,為諸生說《兌》、《謙》二卦,問夜如何?諸生以夜中對,遂薨。
——選自《宋書?董槐傳》,有刪改。
[注]①全:南宋叛臣。②用:重用。③洊:(jiàn):再度。
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遇槐嚴(yán)遇:對待B.吾屬將責(zé)之償責(zé):譴責(zé)
C.?dāng)匾葬邘熱撸菏颈奃.麾婦人出麾:揮手使……離去
9.文中“諸生以夜中對”中的“以”字,與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以”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焉用亡鄭以倍鄰B.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C.不然,籍何以至此D.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
1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董槐年輕時喜歡談?wù)撥娛,把自己比作諸葛亮和周瑜。他父親很生氣,認(rèn)為董槐說大話,不過是個狂妄的書生罷了。
B.李楨因有人誣陷謀反被郡里抓捕入獄,董槐看出是樁冤案,據(jù)理力爭,上書為他翻案,終于使他獲釋。
C.嘉熙元年,常德發(fā)生兵亂,縱火喧鬧,董槐騎馬跟在機關(guān)人后面趕到火場,問清士兵作亂的原因后,斬殺了侵占年度軍餉的將軍馬彥直,平息了騷亂。
D.淳祐三年,董槐主管江西安撫司公事,檢查稅收時,發(fā)現(xiàn)小吏侵吞現(xiàn)象嚴(yán)重,于是下達(dá)告諭要嚴(yán)懲,小吏們震驚恐懼,愿意悔過自新。
11.請把上面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⑴民,吾民也,發(fā)吾粟振之,胡不可?
、仆凉柶穑窳T于征發(fā),非所以事天也。
、翘齑笥辏绎L(fēng)雷電,槐起衣冠而坐。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jǐn)?shù)線
專業(yè)分?jǐn)?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