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120個文言實(shí)詞用法巧記3
來源:高考網(wǎng) 2009-08-22 20:23:57
十一、曾
★隔兩代的親屬叫“曾”;后借為“增”義。虛化為“曾經(jīng)”(念céng)。
■似曾相識曾經(jīng)滄海曾幾何時曾母投杼曾參殺人
十二、乘
★“乘”本義是“駕車、乘車”;由這一意義引申出“乘船”之義;“乘車”必先“登”車,故有此義;上了車,人與車相接,故有“連接”義;人上了車,人便有了“憑借”。做名詞時指“兵車”,后又作量詞以計算車馬,一“乘”計有一車四馬,故又有“四”之義。
■乘人之危乘堅策肥乘龍快婿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衣輕乘肥因利乘便有機(jī)可乘
十三、誠
★“誠”本義是指“真心,不詭詐”,故引申出“真實(shí)的”;進(jìn)一步虛化為副詞“實(shí)在,的確”“果真”等義。
■誠惶誠恐開誠布公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心悅誠服
十四、除
★“除”本義為“臺階”。又特指“宮殿上的臺階”;“任命、授職、不正是在“宮殿上的臺階”下進(jìn)行的嗎?“臺階”要經(jīng)常打掃,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義;歲月“去掉”,則是歲月“流逝、過去”了。
■除舊布新斬草除根興利除弊清宮除道安良除暴
十五、辭
★“辭”在古代有兩種基本義(寫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為一般的“話、言辭”。既是“話”,一種可能成為“借口”,落下“口實(shí)”;一種則因?yàn)?ldquo;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辭”,也就自然成為“一種文體”(如“楚辭”)
■不辭而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辭不達(dá)意辭微旨遠(yuǎn)卑辭厚幣一辭莫贊假人辭色大放厥辭萬死不辭一面之辭義不容辭以文害辭溢美之辭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jǐn)?shù)線
專業(yè)分?jǐn)?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