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理不分科對高考影響幾何
2009-08-28 13:16:13網絡資源
日前,湖南省教育廳發(fā)文規(guī)定,普通高中必須確保學生完成所有必修課程和共同選修課程的學習,不得文、理分科。
教育部關于征求“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意見尚未塵埃落定,湖南此舉一時引起了社會和眾多媒體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熱議分科正反雙方各執(zhí)一詞
7月9日,湖南省教育廳出臺的《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普通中小學辦學行為的規(guī)定》第一條提出“普通高中必須確保學生完成所有必修課程和共同選修課程的學習,不得文、理分科;學校在教學行政班基礎上,開設選修課教學班,由學生自主選擇。”湖南省教育廳還要求,從今年秋起,普通高中所有年級應按此規(guī)定執(zhí)行。
湖南省教育部門在事先并無任何“征兆”的情況下“突然發(fā)力”,一時讓尚未走出今年高考話題的學子和家長們感到措手不及。
“這書我沒辦法讀了,”正在長沙河西某重點中學上高中的婷婷(化名)聽到這一消息后哭喪著臉對父親說。下學期,她將進入高二年級,此前,她在學校分科意向表中填報的是文科類。按照她的理解,她平時并不喜歡的理科科目物理、化學、生物仍將列入必考科目,這讓她沒有退路。
一些家長的反對聲也此起彼伏。“孩子讀書已經夠辛苦了,現(xiàn)在還說文理不分科,勢必增加考試科目,增加孩子負擔”長沙市區(qū)某中學,正幫孩子辦理高中升學手續(xù)的家長劉先生明確反對取消高中文理分科。而與他同行的一些家長也認為,文理分科會讓孩子學的東西更專,他們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相關的課程中,沒有必要每一門都深入學習。
相對于“風尖浪口”的學生,身處“驚濤駭浪”中的教師并不輕松。記者在湖南長沙、岳陽等地采訪時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老師認為文理不分科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執(zhí)行起來可能較難。主要是不僅加重學生學習負擔,還增加老師壓力。他們認為,一個學業(yè)水平考試已經使學生倍感壓力,不分科了,他們學習的壓力可能會更大。不分文理科班,學生自由選課,對高中老師來說,無疑壓力更大了。
一些教育專家認為,知識劇烈爆炸和增長的現(xiàn)代社會,分科就是必然的發(fā)展趨勢。人類的知識不光是要文理分科,即使在文科內部和理科內部,也要不斷分化下去的。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就不可能是應否取消分科,而只能是何時分科最佳。
一片反對聲中,贊成者觀點不失尖銳:“文理分科只能培養(yǎng)出半個人來”,“文理分科正成為一部絞殺人才的機器”,支持文理不分科者聲音不絕于耳。
另據媒體報道,有媒體記者在南寧隨機采訪了80人,其中,明確支持高中文理分科的共32人,明確表示反對的38人,另有10人保持中立。
湖南當地一家媒體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4.34%的網友“不看好”這一政策,認為“高考沒有相應改動,禁止文理分科可能會在執(zhí)行上流于形式,反而進一步增加學生本來就很重的壓力”。
一位網友認為,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只能引起一定的社會議論,但并沒有對當前的教育觀念和教育體制產生根本性的影響。文理分科問題僅僅是眾多基礎教育問題中的一個而已,要改變目前基礎教育現(xiàn)狀,還需要在其他方面做很多努力。
解讀規(guī)定教育部門劍指何方
針對社會上一浪高過一浪的議論,7月16日,湖南省教育廳向社會低調“解讀”“普通高中文、理不得分科”,稱此舉旨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終生發(fā)展奠定基礎。
湖南省教育廳有關部門負責人在“解讀”中認為,普通高中教育是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的教育,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所以普通高中在課程設置上,主要是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內容,以及適應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和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而構建的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課程結構。普通高中不實行文理分科是基礎教育性質所決定的,是貫徹教育方針,落實培養(yǎng)目標的必然要求。
記者了解到,從2007年秋開始,湖南省所有普通高中開始了新課程改革。普通高中學科仍為三年,課程則由必修和選修兩部分構成,并實行學分制,用學分描述課程進修情況,學生修滿144個學分,即可畢業(yè)?倢W分中必修課程有116個學分,分為語言與文學(含外語)、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等8個學習領域。選修課程有28個以上學分,包括根據社會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適應學生不同潛能發(fā)展的需求,各科課程標準分類別、分層次設置的若干選修模塊;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發(fā)展的需要和學生興趣開設的若干選修模塊。
這位負責人認為,文理不分科是將學習自主選擇權交還給學生:選修課程均在知識構建上有偏文和偏理的不同趨向,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個性發(fā)展自主選擇。這就不同于通常文、理分科根據班級開設課程的作法。而是根據學生的個性需求開設選修課程班,還學生課程自主選擇權,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這位負責人同時聲稱,湖南文理不分科有了較好的操作空間。他說,目前全國統(tǒng)一實行的高考是文理分科的,湖南省規(guī)定普通高中文理不分科,有人認為會影響學生高考。這是將基礎教育與高考的關系本末倒置了;A教育課程設置是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服務的,而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是為高校選拔人才服務的,所以高考改革應該依據高中課程改革來設計。而實際上,湖南省教育廳在落實高中課程改革方案時,對必修116個學分的課程三個學年分配提出了科學的,合乎學生實際的指導意見,第一學年修78個學分、第二學年修32個。而選修的28個學分,原則上安排在第三學年,這樣保證了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選修分別趨向于文理的課程,而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選修余地更大。
但他同時聲稱,文理不分科對學校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行文理不分科,建立必修、選修課教學制度,學校不僅要有更加完善、良好的辦學條件,要有更加充分的基礎教學設施,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質和職業(yè)能力,才能保證學校逐步開設更加豐富多彩、高質量的選修課程。同時還要求學校要向學生提供課程設置說明和選課指導手冊,指導學生選課,讓學生從自己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出發(fā)選課,鼓勵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選修更多課程。要做到這樣,無疑對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湖南省教育廳的“低調”回應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的社會的知情權,穩(wěn)定的部分學生、家長的“軍心”,但面對社會普遍關注的“不分科”與高考怎樣“對應”的問題,一些學生和家長認為還“不解惑”、“不解渴”。
7月17日,湖南省教育廳主管基礎教育的副廳長葛建中不得不對普通高中“不得文、理分科”進行“再解讀”。他認為,這一規(guī)定是針對普通高中教學制度作出的一項規(guī)定,其目的在于進一步促進普通高中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葛建中認為,“應試教育”最為典型的表現(xiàn)之一就在于高中教學為適應高考的需要實行文理分科的教學制度。文理分科的弊端在于,忽視了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忽視了面向全體學生的需要,忽視了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文理分科教學制度是高中教學行為不規(guī)范的典型表現(xiàn),也是在規(guī)范教學行為這一工作中,必須明確作出規(guī)定,予以糾正的一個重要方面。
葛建中聲稱,“不得文、理分科”不是高考改革方案。湖南于2007年進入了全國高中新課程改革,為適應高中新課程,湖南正在醞釀高校招生改革方案,根據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新一輪的高考改革方案將進一步適應以普通高中新課程逐步推廣為重要標志的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促進高校招生考試改革與高中課程改革相結合。湖南的高考改革方案將體現(xiàn)這一精神,但是作為高校招生選拔性考試,高考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湖南新一輪高考改革方案將在教育部的指導下,從湖南實際出發(fā),遵循高考自身的規(guī)律和特點來最終確定。
文理之爭能否觸及教改靶心
文理不分科,湖南各級教育機構如何面對?在“素質教育之鄉(xiāng)”的湖南汨羅市,汨羅市教育局局長何中良告訴記者,高中畢業(yè)前文理不分科已實行多年。市內各高級中學建立必修、選修課教學制度,對學生進行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湖南省內一些高級中學也早已“試水”文理不分科。湖南師大附中副校長樊希國認為,湖南省的這一規(guī)定實際上是考驗學校能否開齊開足國家規(guī)定課程,不要高考考什么,你才讓學生學什么;高考不考試,你就不學。這些年,師大附中堅持考文科的學生必須學好必修、選修的理科科目,學理科的同樣如此,以免形成學科缺失,造成知識缺陷。
另據記者了解,湖南一些基層的中學卻對此規(guī)定顯得“力不從心”。一些學校校長反映,目前高中教育急功近利趨勢比較嚴重,而文理分科為這種現(xiàn)象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如果完全按省里的規(guī)定辦,自己的學校肯定要“吃虧”。再說,現(xiàn)在基層學校的師資開必修課還可以,開選修課就比較費力了。
葛建中也聲稱,“不得文、理分科”將是一個逐步實現(xiàn)的過程。按規(guī)定,湖南從今秋起,普通高中各年級教學均實行文、理不分科,但要完全實現(xiàn)高中教學文理不分科的目標,從湖南實際情況看,目前還要解決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即辦學指導思想還需要進一步端正,教學資源還有待進一步豐富,學生自主選擇有待引導。
也有人直言,目前我國教育改革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但不應停留在在文理是否分科的這種修修補補上,它需要觸及教育體制的根本,重在改革教育的招生體制和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上,那才是問題的關鍵。
據報道,2002年,江蘇省的“大綜合”改革方案僅實施一年,就因學生負擔太重,且高校也較難區(qū)分學生的特長而宣告失敗。接著實行的兩種替代模式也未取得預期效果。
在此背景下,一些網友公開宣稱,湖南文理不分科只是一個文字游戲。一名湖北網友說,高中文理不分科意味著所有學生都應當學習高中所開設的所有課程,而不是“文科政史地,理科理化生”。以這個要求來看,不少省份都能夠達到文理不分科的標準。他上世紀90年代初參加高考,考前被要求參加全省統(tǒng)一組織的會考,所有科目合格才能取得高考資格。能不能說,湖北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取消了高中文理分科呢?他分析認為,大家之所以這么關注,是因為錯把“高中文理不分科”理解成了“高考文理不分科”。也就是說,高考仍舊執(zhí)行目前的文理分科做法,如此,所謂高中文理不分科還有什么意義呢?不改革高考制度,卻期待一紙行政命令可以制止文理分科的現(xiàn)實,未免太小兒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