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長存]另類的唐詩品讀(二十)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09-08-31 23:18:13
另類的唐詩品讀(二十)
S江湖夜雨S
卷215_6【自悼】
朝日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
飯澀匙難綰,羹稀箸易寬。只可謀朝夕,何由保歲寒。
品味此詩,大家恐怕覺得像個窮教書先生所寫,無非是埋怨東家招待的伙食太差,詩中寫圓團團的太陽升起來,照見先生那干巴巴的空盤子,盤子里雖然有點東西,也是一些苜蓿之類的野菜。而且飯澀湯稀。最后發(fā)牢騷說,這里只可以糊弄一時罷了,那里是長久呆的地方。說來這東家還真夠摳門兒的,苜蓿這等喂牲口的東西都來當菜,簡直是“野草野菜當干糧”了。然而,說出來恐怕讓大家難以置信,此人是唐代開元時的薛令之,并非鄉(xiāng)下老學究,窮酸教書匠,乃是堂堂的右補闕兼侍讀,陪太子讀書的活兒。而且陪得是后來當上皇帝的唐肅宗李亨。有人可能大跌眼鏡,想現(xiàn)在公務(wù)員別說是中央級的,地方的小辦事員都吃得腦滿腸肥,滿面紅光,薛令之好歹也是朝廷命官,宮庭里當差的,何至于此?
原來,唐玄宗開元之時,吏治相對比較清廉。開元之時,倉稟殷實,物阜年豐。但此時的唐玄宗大力制止鋪張浪費的形為,有一次唐玄宗偶爾閑走時,看到幾個衛(wèi)士們把吃不了的東西亂弄在垃圾里,就大怒,決意要杖殺這些人。左右見唐玄宗正在盛怒之下,都不敢勸。還是他大哥寧王李憲勸他說:“陛下你因為這些人糟蹋糧食而發(fā)怒,正是因為民以食為天,糧食是養(yǎng)活人性命的寶貴物品,F(xiàn)在因為一些吃剩的食物就殺人,不是很沒有道理嗎?”唐玄宗聽了,這才作罷。雖然如此,可以看出,玄宗執(zhí)政之嚴。對于貪贓的官員,更是毫不容情,裴景仙是唐朝開國功臣裴寂的后代,因受賄五千匹布絹,玄宗就大怒,要將他斬首。眾臣苦勸,才饒他不死。但活罪難免,杖打一百,流配到嶺南遠惡之處。
所以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一些并無家園田產(chǎn)的低職官員,生活還是相當清苦的。我們從薛令之這篇小詩中就可以看得出來。薛令之是福建人,于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中了進士。當時福建還從沒有過中進士的人。這薛令之少小貧窮,卻極喜讀書。當?shù)匾驗閺那皼]有出過考取過功名的人,加之地僻人蠻,鄉(xiāng)里的村民都笑話他,根本不相信他也能金榜題名,登上天子堂。薛令之不服氣,自己寫下《靈巖詩》一首明志:“草堂棲在靈山谷,勤讀詩書向燈燭。柴門半掩寂無人,惟有白云相伴宿。春日溪頭垂釣歸,花笑鶯啼芳草綠。猿鶴寥寥愁轉(zhuǎn)深,攜琴獨理仙家曲。曲中哀怨誰知妙?家貧耽學人爭笑。君不見蘇秦與韓信,獨步誰知是英俊?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間各佩黃金印。男兒立志須稽古,莫厭燈前讀書苦。自古公侯未遇時,蕭條長閉山中戶。”詩中薛令之不厭“燈前讀書苦”,決心也腰間配印,搏取公侯。
但是在當時權(quán)貴士族們相互勾連的情況下,薛令之一個來自福建并無親故的毛頭小伙子,恐怕很難有晉升的機會。所以他只當了個右補闕(正七品或從七品),按唐朝的制度,大概就是一年給七十石米這樣的待遇。七十石米如果折合現(xiàn)價,也就是1萬元左右,年收入才1萬元,對于身為“中央級”的官員來說,確實也不高。但是,依江湖夜雨猜想,他們的伙食也不會真差到“飯澀匙難綰,羹稀箸易寬”的程度,但有網(wǎng)友稱“抱怨收入低是公務(wù)員的基本功”,薛令之十有八九主要還是對自己的官職一直沒有提升不是太滿意,當然也可能偶爾有頓飯確實不怎么好吃,于是他的文人之癖就犯上來了,提筆在墻上寫了這樣一首詩。各位網(wǎng)友們注意,這墻上題詩,看起來風雅,事實上也是大大地有風險的,黑矮宋江又包二奶,又殺人,但花了點銀子,依然沒有判死刑。但喝了半瓶酒發(fā)了會酒瘋,寫了首反詩,就被大刑侍候,打得血肉模糊,還差點丟了腦袋。小薛這首詩,雖然沒有丟腦袋,但是卻丟了飯碗。
事情也巧,此詩墨跡未干。唐玄宗就來東宮“視察”了,他一眼就看到了這首詩。馬上就龍顏拉得跟驢臉還長,他倒也沒有大發(fā)雷霆,而是讓人拿過筆墨來,在墻上續(xù)了這樣一首詩:
卷3_58【續(xù)薛令之題壁】李隆基
啄木觜距長,鳳凰羽毛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唐玄宗前兩句意思是說,你小子的嘴和啄木鳥一樣尖利,但是你的才華卻并不高,比起“鳳凰”來像個禿尾巴雞。順便說一下,啄木鳥在我們今天是益鳥,在兒童的童話中是森林醫(yī)生。但在古代人眼中可不是好鳥!恫┪镏尽吩疲“此鳥能以嘴畫字,令蟲自出,今閩廣人巫家收其符字以收驚療瘡毒。”又說它會在地上以爪畫符印,樹穴自開。小偷就模仿它所畫的符印去偷啟人家的鎖鑰。這些傳說其實是無中生有,但卻反應(yīng)了當時的人對于啄木鳥是有誤解的。玄宗后兩句是說,你要是嫌這里不好,那就愛上哪上哪去吧!看來唐玄宗性格就是有點暴烈,容不得別人說不中聽的話。孟浩然說什么“南山歸敝廬”之類的也當場令他生厭。也照樣一邊涼快去了?上攵绻盍x府那句“上林多少樹,不借一枝棲”是對唐玄宗說的,只不定玄宗也讓他滾出上林,愿意棲哪就棲哪去。
薛令之一看這情景,這宮庭里是沒有法呆下去了。他就辭了官,據(jù)說是徒步走回了老家,看來這薛先生真是沒有什么錢。大家也很快就忘記了這位薛先生了,直到幾十年后太子李亨繼位,是為唐肅宗。唐肅宗還不錯,不忘師恩,于是又想起這位薛老師來了,但是等宮中的人拿著詔書去薛令之家里召他時,卻得知他已經(jīng)死去很久了。可憐這位薛令之,辛辛苦苦好不容易考取了功名,就一下子被打回原形,灰溜溜地回老家去,他有何面目去見鄉(xiāng)中父老?他十有八九就是因此事郁郁而死的。
不過,這雖然是薛令之個人的悲哀,卻不得不說是當時玄宗執(zhí)政清明的結(jié)果。要是在“三家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時代,要是隨便一個小處長科長就可以在飯店里簽上十幾萬白條的時代,薛令之的悲劇恐怕就不會再上演,但是這卻并非萬民之福。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