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彼必知四:快速篩選學校
2009-09-01 22:05:53新浪考試
知彼必知四:快速篩選學校
四、快速篩選學校
高考志愿填報,說簡單非常簡單,只須知道9個字即“憑實力、選學校、擇專業(yè)”,4個關鍵詞即“實力、選擇、學校、專業(yè)”,憑想當然在高考志愿表上填寫幾個學校幾個專業(yè)就算完事;可要說難也非常難,要做到將自己的高考競爭實力與所報考學校的競爭實力之完美結合,就不是輕而易舉、一朝一夕之事了。最基本的就是要掌握擇校不可不知的四個方面,即……
(一)
1.……。為什么要特別(專門)……?這是因為:(1)
展現(xiàn)“出彩”,隱藏“失色”。雖然有些學校本著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向社會各界全面客觀地介紹學校的情況,但是還有些學校就不是這樣了,他們只將學校“出彩”的方面展現(xiàn)出來,而將學校“失色”的東西隱藏起來,不予公開,如此一來,讓廣大考生及家長了解就有些困難。有一位“過來人”是如此告誡大家的“報考大學,請先看清楚具體專業(yè)和合并情況,不能夠單單看學校的簡介,很多高校出于招生的需要,刻意隱瞞了一些事實。如果報考之前不慎重,等去了再后悔,實在令人惋惜。”更別說各學校之間的相互比較、分出優(yōu)劣了。
先請看一篇曾在網(wǎng)上傳得沸沸揚揚的文章:
“2000年4月,※※交通大學與※※醫(yī)科大學及※※財經(jīng)學院合并,組建新的※※交通大學。9月招生時,在某些省份招生報考指南上仍用原來的介紹,只字未提合并,只不過專業(yè)有了醫(yī)學相關專業(yè),當然大家也都沒在意醫(yī)學,報考了交大的理工類別,結果錄取通知書下來,好多人卻被調劑至醫(yī)學專業(yè),2000級不完全統(tǒng)計,至少有6成以上,其中一部分同學剛到※※醫(yī)科大學就回去了,還有一些讀了一兩個月就走了,大部分人還是留了下來,※※醫(yī)科大學很破舊!簡直無法形容!
許多人根本不想學醫(yī),無奈只好硬著頭皮,五年過去了,到了保研的9月,學校不給開推免證明,好多同學望外校興嘆,先保本校,結果保了兩次,先來了個預保,再有一個正式的,把前面的同學大部分留了下來,還是不肯給學生開推免證明,甚至不給打成績單,即使到外校直博,直到9月30號下午才給開,好多同學只好留在本校了!
畢業(yè)的時候,學校一個延長學制,好多同學因為四級不過,補考沒過,還有的因為實習考試沒過等等被延長學制,大概有幾十個吧!”
在這里我們不必要對其辨別之完全真?zhèn),只須認定一個基本事實即可,2000年※※交通大學招生時,在某些省份招生報考指南只字未提合并,導致有些考生被調劑到醫(yī)學類專業(yè),由此吃了大虧。為何如此說,筆者舉一個事例加以說明,1999年地處湖北的華中理工大學(“211工程”高校之一)與同濟醫(yī)科大學等校合并,同濟醫(yī)科大學在全國醫(yī)科類院校中名列前茅,但其招生錄取分多年均比華中理工大學差一個檔次(大約20分左右),更何談※※交通大學從綜合實力上比華中理工大學(現(xiàn)為華中科技大學,“985工程”高校之一)還稍強,而※※醫(yī)科大學比同濟醫(yī)科大學要稍差一點,這一正一反可見其差別有多大,那么吃虧就有多大。學校在招生宣傳中不提合并之事,你又能奈它若何?作為弱者只有自己對自己負責,這觸目驚心的重高考(考試)、輕報考(志愿填報)的慘痛教訓能否警醒許多考生及家長,使之不再發(fā)生呢!那就是廣大考生及家長要十分清楚地了解高校的……。
(2)……。筆者不用去了解考生具體上當受騙的事實情況,只看著這高校一浪高過一浪的合并更名潮,就可作出明確的回答:憑想當然選校者大有人在。
為什么有那么多的高校熱衷于更改校名呢?究其原因有四個方面,但主要的是解決棘手的生源問題的需要。由于把冶金、紡織、煤炭、礦業(yè)、船舶、糧食等院校,改為理工、科技、工業(yè)、金融、工程、財經(jīng)等大學,把某某地級市學院改成某某省(或大區(qū))大學后,生源馬上就紅火起來,因學校冷門、偏僻而導致生源不定足的尷尬局面也就得到了扭轉。正因為更改校名有如此的好處,且立竿見影,難怪眾多高校樂此不疲。果真如此嗎?看看嚴酷的現(xiàn)實吧!
原武漢紡織工學院1999年在鄂招理科生352人,第一志愿填報的僅148人,其中達到分數(shù)線的才37人。該校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后,招生大獲成功。以河南為例,該校自2003年起,在河南的錄取線大都保持在當?shù)嘏尉30分以上,2006年在河南的文理科投檔線分別比批次線高出30、23分。
山東科技大學2006年在鄂文、理科投檔線分別高達530分、533分,比二本(一)批次線還分別高出11分、17分。而2007年在鄂理科投檔線競比二本(一)批次線高出23分之多,比二本(二)批次線高出35分之多。要知道,這是一所位于青島的二本(二)高校,1999年由山東礦業(yè)學院與山東煤炭教育學院合并組建。合并前兩年,兩所學校在很多省份都遭遇第一志愿不足的困境,而更名后,考生報考熱情直線上升,近兩年尤其明顯。2004年,該校理工類在鄂投檔線高出批次線30分,2005年在鄂文理科投檔線都高出批次40多分,理科投檔線高達521分,僅比一本線低3分。
湖北籍學生章茜是山東科技大學日語系2005級學生,當初填報志愿時,她在眾多學校中一眼就看中了山東科技大學。“其實當時也不怎么了解這個學校,但是看到‘科技’和‘大學’,就覺得這個學校應該檔次不錯,如果叫原來的名字,我肯定不會報”。(此事例引自晨報網(wǎng)2006.8.14高校批量更名,考生家長犯暈,稍有添加。)
為什么有這么多上當受騙者,前仆后繼,這與其說是高校的精明與成功,還不如說是許多考生及家長的糊涂與悲哀。糊涂在于竟然上當受騙于這種“小兒科”的游戲,悲哀在于竟然為了圖一時之省事,而將十年含窗的艱辛所得付之東流。真是可悲可嘆!
(3)憑想當然報志愿會吃大虧。
我們的一些考生和家長往往憑經(jīng)驗憑想當然就填報志愿,無疑是會吃大虧的。他們往往一看到四川外語學院,就認為該院的所在地在四川成都,須不知該院的所在地在重慶;一看到河北工業(yè)大學,就認為該院的所在地在河北石家莊,須不知該院的所在地在天津;一看到中國美術學院,就認為該院的所在地在北京,須不知該院的所在地在浙江杭州;一看到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就認為該院的所在地在北京,須不知該院的所在地在遼寧沈陽……還有他們往往一看到外交學院,就認為畢業(yè)后就業(yè)就去外交部;一看到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就認為畢業(yè)后就業(yè)就去司法部;一看到中央財經(jīng)大學,就認為畢業(yè)后就業(yè)就去財政部……須不知這些都早已成為歷史。外交學院畢業(yè)的學生,任何一個想進外交部的人都必須經(jīng)過嚴格的中央公務員選拔考試。前些年,外交部還規(guī)定了幾十所知名高校的畢業(yè)生為候選人員,而現(xiàn)在,這個規(guī)定也全部放開,改為全國所有的本科畢業(yè)生都可以自由選報。外交學院去年的畢業(yè)生中,最終進入外交部的只有個位數(shù)……還有他們往往一看到是農業(yè)類院校,就覺得所有專業(yè)一定就是與“農”相關,甚至認為出來就業(yè)也難逃“農”系列;有的認為師范類院校專業(yè)要么就是語、數(shù)、外等專業(yè),出來也只有當老師;一聽礦業(yè)、地質類的大學,覺得從學校出來就是采煤、挖礦或翻山越嶺去搞勘探工作……誠然,這些院校有這些方面的特色專業(yè),但很多院校在專業(yè)設置上都充分考慮了市場的需求,所以專業(yè)的覆蓋面也越來越廣,不僅就業(yè)不一定是農業(yè)或師范或地礦行業(yè),而且隨著社會發(fā)展,即使是這些行業(yè),其工作內涵和環(huán)境也不等同于傳統(tǒng)概念。
這里,固然有“校名”、“經(jīng)驗”“惹的禍”,但關鍵在于考生和家長對高校缺乏深入了解。因此,磨刀不誤砍柴工,考生及家長不能只看校名,而應理性地對高校的方方面面做一番深入淺出的調查與了解。只有這樣,才不會被“靚名”所蒙蔽、迷惑,也不會為圖一時之省事,而將十年含窗的艱辛所得付之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