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于茫茫的太空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09-09-22 13:23:58
奔波于茫茫的太空
少年朋友們,你注意過太陽在星空中的移動嗎?我們從地球上看太陽,它總是周而復始地東升西落。其實,這種現(xiàn)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轉(zhuǎn)造成的。天文學家稱這種現(xiàn)象為太陽“周日視運動”。由于地球在自轉(zhuǎn)的同時還繞著太陽公轉(zhuǎn),所以,我們觀察到太陽在恒星背景上,沿著黃道(地球上的人看太陽于一年內(nèi)在恒星之間所走的視路徑叫黃道)有規(guī)律地從西向東緩慢運動,這稱為太陽“周年視運動”。以上由地球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所造成的太陽這兩種運動方式,只不過是一種表面現(xiàn)象。
太陽本身是否在宇宙中做真實的運動呢?宇宙中的萬物都在運動著,太陽當然也不會例外。太陽是銀河系里一顆普通的恒星,銀河系約有2000億顆恒星。天文學家已經(jīng)證明銀河系內(nèi)的恒星都在繞著銀河系中心──“銀核”旋轉(zhuǎn);太陽也不例外,它帶著自己的家族──太陽系奔波于茫茫的太空。
為了更好地說清楚太陽在宇宙中的情況,讓我們先熟悉幾把“量天尺”:(1)天文單位地球圍繞太陽公轉(zhuǎn)的軌道是橢圓,由天體測量知道,太陽到地球的平均距離是1.5億千米,稱為1天文單位。由此推算,水星距離太陽0.39天文單位;土星距離太陽9.54天文單位。(2)光年真空中的光速約為每秒30萬千米,用它乘以1年里的總秒數(shù)約等于9萬億千米,這就是光在1年里走過的距離,稱為光年。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馬座的比鄰星,距離太陽4.3光年。(3)秒差距天文學上表示更遙遠的距離常用秒差距。1秒差距的距離約30多萬億千米。
太陽繞銀核公轉(zhuǎn)的軌道是一個接近圓形的橢圓,太陽離銀核最近處9000秒差距,最遠處1.1萬秒差距,平均1萬秒差距。運動速度每秒220~250千米,是地球公轉(zhuǎn)速度的8倍。即使以這樣快的速度運動,太陽繞銀核公轉(zhuǎn)一周大約需要3億年時間。
太陽除了繞銀核公轉(zhuǎn)外,與周圍的其它恒星也存在著相對運動。這是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耳于1783年首先測定的。后來,不少天文學家進行了同樣的工作,所得結果相差無幾。太陽在宇宙中的運動指向武仙星座某一點(稱為向點),太陽向點運動的速度約為每秒200千米。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