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帝王謚號廟號年號尊號詳解
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2009-09-27 15:21:33
中國古代帝王謚號廟號年號尊號詳解
中國古代,皇帝的稱呼往往和年號、謚號和廟號聯(lián)系在一起,比如漢高祖就是廟號,隋煬帝就是謚號,乾隆皇帝就是年號。一般最早的皇帝謚號用得多,后來廟號多,明清則往往年號更深入人心。
夏商時代的王沒有謚號,往往直呼其名,他們的稱呼多數(shù)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盤庚、帝辛,這究竟是排行還是出生年份,現(xiàn)在也眾說紛紜,我們還是不要去管他。謚號是周朝開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謚號,是自稱,昭王穆王開始才是謚號。
謂謚號,就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吧。象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漢惠帝、晉惠帝都是沒什么能力的,質(zhì)帝、沖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厲、靈、煬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詞,但還有點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獻帝、順帝,那就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嘲笑了。另外孫權(quán)是個特例,他的謚號是大帝,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
謚號是周開始的,除了天子,諸侯、大臣也有謚號,但我這里是專講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認為謚號是子議父、臣議君,于是廢了謚號,從他這個始皇帝開始,想傳二世、三世以至無窮,可惜只傳了二世。漢代開始又實行了。漢倡導(dǎo)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謚號都有個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獻。漢獻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給他加的謚號,他做皇帝的時候沒有這個叫法,三國的文藝里在他做皇帝的時候就把他叫做獻帝,那是胡說八道,難道獻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會把皇位獻出來?
按照周禮,天子七廟,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廟號就一代一代都保留著,沒有廟號的,到了一定時間就“親盡宜毀”,不再保留他的廟,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別的廟里。廟號就是祖啊宗啊的稱呼,一般祖的檔次比祖更高些。起初,有廟號的皇帝不多,例如兩漢,劉邦是高祖,劉秀是世祖,別的就沒什么廟號了。這個祖,和歐洲尊某皇帝為大帝一樣,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績才行,一般往往都是開國皇帝。但也有濫封的,曹魏時,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钪臅r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稱烈祖明皇帝,很被后世嘲笑。
一般廟號叫高祖或太祖都是開國皇帝,如漢高祖劉邦、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元太祖鐵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爾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統(tǒng)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臨,劉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個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朱棣和他們差不多,所以叫成祖,另外玄鏵被叫做圣祖,也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
年號也不是一開始都有的,漢朝初期就沒有,后來才開始出現(xiàn),而且皇帝一般都喜歡換年號,好事壞事都要換,有的幾年換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換幾次,一般樸素務(wù)實的皇帝年號換得少,愛標(biāo)新立異的年號換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貞觀,玄宗也不大換,而武則天就特別喜歡改年號,一般年號是兩個字的,她還用過四個字的
尊號是對當(dāng)代帝王尊敬的稱號。以前的帝王稱為天子,帝,皇,王,后,都是尊號,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正式把最高統(tǒng)治者的尊號定為皇帝。到了后來,覺得單稱皇帝不過癮,就又加了一些好聽的字眼,到了唐高宗的時候成了制度。武則天來了五次上尊號的活動,一次比一次厲害,從圣神皇帝一直到天冊金輪圣神皇帝。到了宋朝宋神宗的時候,在司馬光的勸說下停止了上尊號活動。不過到了明朝,出了一位喜歡自己給自己封官的皇帝,如果不是死得早,就要自己篡了自己的皇帝位置。這就有點像面包師的孩子做皇帝一樣,只知道給人封賞面包。
廟號是死了以后要入太廟吃冷豬頭,才追奉給某祖某宗的名號。在以前,只有有德有功的皇帝,像開國之君和中興之主,死后才可以入太廟,因而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西漢12位皇帝,只有7人有廟號,所以歷史上稱呼漢、晉、隋時的皇帝一般以謚號為主。到了唐代以后,追奉祖宗成風(fēng),是個皇帝,只要不是被廢或被殺的末代皇帝都有廟號。再加上他們喜歡換年號,后人稱呼漢以后的一般就稱呼廟號了。再后來皇帝們懶得換年號了,就以他們的年號來稱呼他們了。
謚號是皇帝死后根據(jù)他生平的業(yè)績給予的稱號。在史書上稱呼皇帝,一般是先廟號后謚號;实鄣闹u號,開始的時候也只是一兩個字,到了后來就多了起來,好像是不多用不足以平民憤。在死皇帝沒有謚好的時候,稱為大行皇帝,意思就是再也不回來了。
死皇帝躺在棺材板里,也很在乎自己的謚號的好壞,《左傳》里楚國的死楚王熊惲就是這樣,他兒子商臣篡了他的位置,讓他上吊,伸了腿后給他了一個不好的謚號靈,他不閉眼睛,直到換了一個比較好聽的成才心滿意足的閉了眼睛。
開始的時候,那些混蛋的統(tǒng)治者們還得到了一些不好的謚號,到了后來,拍馬屁的日漸增多,做皇帝的人生前再怎么混蛋不堪,也不會得到不好聽的謚號了,除非他被廢掉或者是沒兩天就翹辮子。
皇帝謚號的擬定,先由百官開始拍馬屁,百官根據(jù)新皇帝的意思,擬定好后,讓新皇帝的看看,滿意以后,在南郊裝模作樣的念一下,算是經(jīng)過了老天爺?shù)耐馊缓髮懙傈S裱紙上,精心裝裱一番,放到死皇帝的陵里面。到后來還未死皇帝制作一個印信。
死皇帝的謚號,一般在埋葬前奉上,也有追加更改的。不過不管改了多少次,都以最后一次的為準。同一王朝的皇帝的謚號,一般不重復(fù)!
謚號,就是王、公、卿、大夫( 自漢代起則是皇帝、大臣、親貴、士大夫) 死后依其生前事跡給予的稱號。按傳統(tǒng)說法,謚號起始于周,比廟號要早八百年,而謚的范圍也不限于帝王。
商代亡國之君是紂王。紂王姓子名辛,《史記.殷不紀》說: 「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乖凇感痢骨凹右弧傅邸棺郑呛笕藬⑹窌r加添的,并非謚號; 「紂」可能是同人給他的惡謚。周代有謚,則確鑿無疑,第一代周王姬發(fā)謚武,史稱周武王: 武王之父姬昌雖未開創(chuàng)周朝,但武王追尊為王、加謚日文,稱周文王。秦朝曾經(jīng)廢謚號。秦始皇認為,讓謚是以子( 嗣皇帝)議父( 先帝)、以臣議君; 下議上就是不敬,所以秦朝皇帝無謚號( 亦無廟號) ,對大臣也不賜謚。及至漢初又恢復(fù)謚法。先帝下葬前由禮官議謚,嗣皇帝定謚。漢代標(biāo)榜「以孝治天下」,自惠帝起,諸帝謚號都有「孝」字,稱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等。史家敘史作省稱,或略去「孝」字,或略去「帝」字,例如「孝惠」、「惠帝」。廟號、謚號連稱時,廟號在前、謚號在后。例如漢武帝的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謚號最初用一個字,后來有兩個字的,例如戰(zhàn)國時趙武靈王、魏安厘( 僖)王,還有三個字的,例如貞惠文子; 后世又有增字,甚至多至一長句的。
謚號含有褒貶之意,最高的褒揚就是文、武,還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 厲、幽、暢都是貶字,沖、殤、愍、哀、悼等謚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貶意。按前人記載,議謚是在將葬之時。未死而謚的特別例子是有的: 楚太子弒父,謚父為靈,豈料其父尚未瞑目,雖然不能開口說話,卻急巴巴地睜著眼睛似有所語: 太子即改謚為成( 史稱楚成王),他這時才瞑目。因為成字比靈字要好得多。另外,衛(wèi)靈公因衛(wèi)國發(fā)生變亂而逃亡到鄰近的諸侯國,北宮喜與析朱鉏幫助他平亂歸國,衛(wèi)靈公如愿以償,喜不自勝,為了褒獎平亂功臣。竟別出心裁,立即賜北宮喜謚為貞子、析朱鉏為成子( 子是爵位) 。二人生而得謚說,也屬例外。
親貴、大臣死后賜謚,唐宋有議駁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議上,若名實不相符,給事中可以駁奏再議; 明清則由禮部擬謚,皇帝核定,禮部有時也會多擬幾個以備皇帝選擇。
帝王美謚無過于文、武,大臣之謚極于文正。宋代夏竦死,曾惹起議謚的爭論。最初太常博士擬為文正,后司馬光反對而改為文莊。朝廷賜謚,很多時都是有褒有貶的,有的還既揚善、又不諱惡。例如唐代蕭瑀謚號貞褊,貞表示他端直,褊表示他多猜疑。美謚亦可追奪,如秦檜死后,宋高宗賜謚忠獻,意思是褒揚他危身奉上、智質(zhì)有圣,至宋寧宗時追奪原謚論,改謚繆丑,那是指斥他名實相悖、怙威肆行。明清的情況則較為特別,規(guī)定禮部奏請才能得謚。換句話說,獲得請謚者必是朝廷眷念憐惜之臣,其謚號自然沒有貶意,只不過贊美程度有輕重之別。
最后,一個頗有趣的問題是,歷代失政的帝王、失國者是否惡謚隨身呢? 答案又未必。失政者亦有得美謚的,例如弒父的楚穆公、東漢的桓帝。假若失國者由新朝定謚,他們才較容易得到惡謚。
除了正式的謚號外,也有私謚。私謚始于東漢。私謚不出于朝廷,而由門人、故吏為著名文士學(xué)者所立,如東晉陶淵明的私謚是靖節(jié)征士,北宋林逋的私謚為和靖先生,世稱陶靖節(jié)、林和靖。宋明時期私謚也屢見不鮮。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