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精彩點評“5堂課” 指出教育需大膽改革
2009-10-14 10:57:22網絡資源
摘要:當前,我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正處在關鍵時期。應該肯定,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教育事業(yè)有了很大發(fā)展,無論是在學生的就學率還是在教育質量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績,這些成績是不可磨滅的。
溫家寶精彩點評“5堂課”
聽課感受和講話內容昨發(fā)布,指出教育還需進行大膽改革
9月4日上午,溫家寶在北京三十五中初二(5)班聽了5堂課。下午和老師們座談,聽取意見并發(fā)表了講話。昨天,新華社以《教育大計 教師為本》為題全文刊發(fā)溫家寶總理的講話。
講話中,溫家寶首先對他當天上午所聽的5堂課做了點評:
第一堂聽的是數學課。這堂數學課主要是講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老師講清了概念,這非常重要,基礎課必須給學生以清楚的概念?偟目催@堂課是講得好的,但是我也提一點不成熟的意見:我覺得40分鐘的課包容的量還可以大一點,就是說,一堂課只教會學生三角形全等判定,內容顯得單薄了一些,還可以再增加一點內容。
第二堂聽的是語文課。老師講的是《蘆花蕩》,在座的可能有不少老師講過,我過去也讀過,但今天和學生們一起讀,覺得別有一番新意。缺點是開始沒把作者的簡要情況給同學們介紹,但我緊接著就有一個驚喜,這是我過去上學時沒有過的,就是老師讓學生用4分鐘的時間把3300字的文章默讀完,我覺得這是對學生速讀的訓練,是對學生能力的鍛煉。我們常講人要多讀一點書,有些書是要精讀的,也就是說不止讀一遍,而要兩遍、三遍、四遍、五遍地經常讀,但有些書是可以快速翻閱的。默讀是我聽語文課第一次見到的一種教學方法,而且是有時間要求的。我發(fā)現學生們大多數都讀完了,或許他們事先有預習,或許他們真有這個能力。
第三堂聽的是走進研究性學習課。這是我從來沒聽過的課。聽了課我懂了,其實是開闊學生的思維,用我們可以經常接觸到的一些事情來深究科學的原理,提出問題,獨立思考。這堂課老師講的是“教室”,就是要建一座好的“教室”應具備哪些條件。學生紛紛回答,幾乎我想到的他們都談到了,從窗戶到門,從隔音到節(jié)材,但我坐在課堂上就在想,非常重要的一點學生們卻沒想到,就教室而言,建筑安全應是第一位的。學生沒想到,教師也沒想到。還有一點,就是老師提問時,一個學生說我喜歡巖石,想研究巖石,這個學生也可能不知道老師備課的內容是要講“教室”,但是老師很快把他的問題扭過去了,因為這堂課不是這個主題。這里反映出一個問題,就是教這堂課要求老師的知識非常淵博,學生愛好涉及的是大自然,老師講的是“教室”,而對學生好奇的大自然應該給予積極回應。
第四堂聽的是地理課。老師用提問的方法,問學生暑假到過哪些地方。這門課把我們過去的地理與自然地理合并了,甚至擴展到把地理、地質、氣象、人文結合起來,是一本綜合教材。但是講華北一下子我就聽糊涂了,因為課本講的既不是自然分界,又不是經濟分區(qū),也不是行政分區(qū),華北怎么把陜西、甘肅和寧夏包括進去了?課本對中國區(qū)域劃分的依據不足,無論是自然的、經濟的還是歷史沿革的劃分都沒能講清楚,有的是錯誤的。
最后我聽了一堂音樂課,應該說是欣賞了一堂音樂課。老師很活潑,這堂課先是播放了邁克爾·杰克遜的《我們同屬一個世界》,這堂課的主題是讓世界充滿愛。我對音樂是門外漢,但是我邊聽邊感到這是一堂藝術熏陶課,對孩子是藝術的熏陶,也可以說是堂美學課。
在對5堂課進行了精彩點評后,溫家寶又指出:
當前,我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正處在關鍵時期。應該肯定,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教育事業(yè)有了很大發(fā)展,無論是在學生的就學率還是在教育質量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績,這些成績是不可磨滅的。但是,為什么社會上還有那么多人對教育有許多擔心和意見?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們的教育還不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要求,不適應國家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這里,我想著重談一下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問題。應該說,我們早就看到了這些問題,并且一直在強調素質教育。但是為什么成效還不夠明顯?我覺得要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必須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敢于沖破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在辦學體制、教學內容、教育方法、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大膽地探索和改革。我們正在研究制定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就是想通過改革來努力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