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高考考啥師生如蒼蠅亂飛
2009-10-20 17:38:44網絡資源
摘要:在新課改高考方案未出臺時,山東省最好的中學、山東實驗中學也曾遭遇過這樣的迷惘。校長劉堃告訴記者,沒有經歷過新課改后的高考,老師們確實把握不準分寸。有的老師為確保“安全”,便將一個知識點無限擴大,既導致課時不夠,又讓學生抱怨負擔太重。
實行新課改兩年,卻還未等到高考改革方案的陜西,一位中學老師說,等待的過程充滿了迷惘和焦灼。
不知高考考啥師生如蒼蠅亂飛
“像蒼蠅一樣亂飛!”這是西安第六中學一位老師對這兩年來學校師生學習狀態(tài)的精辟概括。
陜西2007年開始進入高中新課程。“當年,老師一下就不會教了。”這位老師解釋說,“以前高考考什么,我們教什么,F(xiàn)在連高考考什么都不知道,你叫老師們怎么教?”
“底下的教師早就在叫嚷了,大家都是內行人,都知道高考指揮棒的非凡威力。”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學的老師在教研網上郁悶地寫道,新課改實施以來,大多數教師都是“畫眉深淺入時無”的心態(tài)。比如,圍繞某知識點是該講深點還是講淺點,按以前標準,該知識點不屬于重點考查范圍,自然就要講淺些,但新課改的高考方案尚未出臺,誰也不敢肯定這個知識點會在考試中占何等地位———要是講淺了,學生高考做不來題怎么辦?
“所以就出現(xiàn)‘以點畫圓’的情況。”在新課改高考方案未出臺時,山東省最好的中學、山東實驗中學也曾遭遇過這樣的迷惘。校長劉堃告訴記者,沒有經歷過新課改后的高考,老師們確實把握不準分寸。有的老師為確保“安全”,便將一個知識點無限擴大,既導致課時不夠,又讓學生抱怨負擔太重。
“高考謠言”打破教學秩序
等待高考改革方案,不僅讓老師忐忑不安,也讓走班制這一新課改中的重要內容淪為一紙空談。
“新課程有選修和必修模塊。必修模塊還好辦,選修模塊才傷腦筋。”西安一中學教導主任告訴記者,為了應對新課改帶來的走班制度,學校當年還縮減了招生計劃,專門騰出教室供學生走班用。但真到了那個時候,學校猛然發(fā)現(xiàn),這個班走不得!
“根據其他省的經驗,不是所有的選修內容都要考。陜西會選擇哪些內容來考呢?不曉得!所以,只能把所有的選修都弄成必修,全部內容都學!既然都要學,那就沒有走班的必要了!”這位教導主任透露,不僅是他們學校,幾乎西安所有的學校都把“選修”變成了“必修”。
如果說走班尚在學?刂品秶鷥,一個接一個的傳言更讓學校措手不及。
“有段時間,外面瘋傳,學業(yè)水平測試將被納入高考加分體系,把學生整得之緊張。”對這個傳言,很多老師都信了。此前,江蘇省就出過規(guī)定,學業(yè)水平測試全A者高考加10分。陜西不是沒有效仿江蘇的可能。“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后來在一次會上說了,學業(yè)水平測試考得好的,有可能要加分。教育部門都說了有可能,我就只有回來給學生傳達了。”
傳達后的結果是,物、化、生老師在文科生心中的地位急速提高。“以前上這些課,學生大都不是很認真,自顧自地看歷史政治課本的學生不少,而現(xiàn)在學得都很認真。”同理,政、史、地三科也受到了理科生的“歡迎”。學校的課程安排也因此發(fā)生了變化:“每天下午不是有一節(jié)自習課嗎?平時都是分給語數外的,但在水平測試前一段時間,全都分給了這些科目進行強化訓練。”
高考方案出臺非一朝一夕
北京考生在新課改實施兩年后等來了2010年的高考改革方案。此時,和北京同步實行新課改的陜西考生仍在翹首等待方案的出臺。
在等待中,師生的心態(tài)也漸漸平和了下來。“沒關系,反正都不曉得高考咋考,大家都是這樣學的。”西安六中一名學生告訴記者。
并非教育行政部門故意推遲公布新課改高考改革方案,實在是方案出臺非一朝一夕之功。據浙江省的經驗,2006年秋季進入高中新課改前,浙江就開始組織省內部分高校、中學的學科專家等收集省內外有關高中新課改和高考改革的信息。當年8~11月,圍繞“高考考試科目設置、會考與高考的關系、高考與綜合素質評價的關系”等問題,浙江省發(fā)放問卷3800多份,召開大小談論會23次,才于當年底形成了2009年高考改革方案討論稿。其后,這份討論稿又輾轉浙江11個區(qū)市,討論、征求意見,歷經10多次修改,于2007年9月報送教育部。后又經過長達半年的等待和完善,才于2008年4月與公眾見面。
目前,陜西省2010年新課改高考改革方案已上報教育部,預計將在今年內公布。上級主管部門已給學校吹過風,陜西很可能仿效寧夏模式。據了解,寧夏目前高考采用的是“3+文綜/理綜”的模式,高校錄取時可參看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聽到這個消息,西安六中的一位負責老師總算松了口氣。陜西當前實行的便是“3+文綜/理綜”的模式。“即便是考試內容有所變化,但2010年的高考應該會很平穩(wěn)地渡過。”記者王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