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南開演講
2009-10-21 12:34:18網(wǎng)絡資源
摘要:今年是北大、清華、南開合組的西南聯(lián)合大學建校70周年,也是聯(lián)大校友楊振寧、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50周年。
昨天下午,85歲高齡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偕夫人翁帆應邀回到母校南開大學,為南大師生代表作了精彩演講。
雖然是周日,當代物理學大師的講座仍然吸引了大批學生。講座下午5點開場,但很多學生提前兩個小時便來到禮堂前,排隊等候入場。當楊振寧先生走上講臺時,全場師生起立齊聲鼓掌,向楊先生表示問候。喜歡接近學生的楊振寧,一開場便說:“我非常高興再度到南開大學來。我第一次到南開大學是1973年,恐怕在座好多位還沒有出生。
”此語引起全場笑聲,活躍了現(xiàn)場氣氛。講座過程中,已壽登耄耋的楊振寧先生精神矍鑠,思維敏捷,聲音洪亮,語言質(zhì)樸中不失幽默。楊振寧演講的題目為《1957年宇稱不守恒所引起的震蕩》,他回顧了宇稱不守恒定律問世前后的細節(jié),以及此后的進展。50年前,他與李政道正是因發(fā)現(xiàn)“宇稱不守恒定律”而成為首獲諾貝爾獎青睞的華人,這項工作深刻影響了科學界。
這場講座緣起于南大學生張漢泉的一封邀請信。今年是北大、清華、南開合組的西南聯(lián)合大學建校70周年,也是聯(lián)大校友楊振寧、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50周年。為此,南開大學物理學院學生張漢泉在上月下旬向楊振寧先生發(fā)去一份傳真,邀請他回母校開辦紀念講座。
在這封邀請信中,張漢泉代表學院全體同學對這位成就卓著的學長說:我們年輕人應該向老一輩科學家學習,為科學的進步和中華的崛起做出貢獻。
楊振寧先生收信后不久便通過助手聯(lián)系到張漢泉,欣然接受邀請,并告知演講時間與題目,這讓張漢泉同學既感到意外又感到驚喜。這充分體現(xiàn)了老一輩科學家對年輕一代的殷切期望和對南開的深情厚誼。
除了身為聯(lián)大校友,楊振寧與南開另有特殊的淵源:他的恩師、“中國物理學之父”吳大猷先生是南開大學最杰出的畢業(yè)生之一,所以楊先生一直自稱是“南開大學學生的學生”。1986年,他在南開數(shù)學所倡議創(chuàng)立了具有重要影響的理論物理研究室。楊振寧在演講中指出,“二戰(zhàn)”后物理學界有過兩次最大的震蕩,一是上世紀50年代的宇稱不守恒的發(fā)現(xiàn),二是80年代的高溫超導的發(fā)現(xiàn)。50年來,物理學家已經(jīng)通過無數(shù)實驗證實,宇稱不守恒是弱相互作用下的一般特征,但至今仍無人知其所以然。他說:“我想,這將是21世紀非常重要的還沒有解決的一個題目。”演講臨近結(jié)束時,本來由于時間原因取消了提問環(huán)節(jié),但楊振寧當場表示仍有暇回答3個問題,現(xiàn)場氣氛更加熱烈起來。楊老先生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以及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對祖國的滿腔熱忱,給現(xiàn)場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們紛紛表示,要向楊先生學習,埋頭鉆研,珍惜時光,有所追求,早日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南大物理學院的學生們還送給楊振寧一個畫框,里面是他們親手用五色紙折疊的300多顆星星,拼成心形,“心”中是“南開”的縮寫。框內(nèi)還寫滿了學生們的簽名和祝福,祝愿楊振寧先生“身體健康,生活美滿,幸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