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過來人分享:高三這一年家長怎么“幫”(2)
2011-12-15 17:37:52新浪博客
擺脫沒加分的懊惱
我從沒覺得自己窩囊,但兒子高考那年,因為加分的事情,我第一次感到在這個拼爹的時代里,我是個“輸”爹。
兒子到了高三,盡管我以前總嚷嚷分數(shù)不能代表什么,那時也不得不承認,“分數(shù)”真的很金貴。所以,加分政策下來后,我仔細研究,發(fā)現(xiàn)我是少數(shù)民族,兒子應該可以獲得少數(shù)民族加分。
這個發(fā)現(xiàn)讓我非常興奮,便跑上跑下的張羅這件事。一頓忙的結果卻是一盆冷水兜頭澆下:因為我們不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生活,身份不合格,兒子的加分希望破滅了。
從得知兒子有可能獲得加分,到前后的張羅,繼而又丟掉了這個機會,讓我心情越發(fā)的沉重。兒子還沒高考,就丟了十分,這十分就是好專業(yè)和差專業(yè)的差距……有可能是好學校和壞學校的差距……更有可能就是一本、二本的差距!我越想越覺得煩心,沮喪。
對這件事,兒子反倒比我看得開,他告訴我,有加分當然好,沒加分,就憑自己的本事考。自己的成績該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心里反而踏實。后來,班主任也跟我分析過兒子的成績,還向我講了高考錄取原則,告訴我,很多孩子都沒有加分,就自己的條件可挑選的學校和專業(yè)有很多,大可不必自尋煩惱。
了解了政策,我也就想開了,就像兒子說的,他的成績是什么樣就該去什么樣的學校,要自己跟自己的競爭,不是跟加分競爭!
沒有加分,兒子那年還是考取了他應該上的那所學校,得償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