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難倒眾生的自主招生“神題”考驗誰的智慧
2013-04-15 13:39:12華聲在線
你上一次哭是什么時候,為什么?大象把螞蟻踩到骨折,怎么辦?面包和饅頭打擂,誰會贏?這些新穎搞怪的“腦筋急轉(zhuǎn)彎式”神題,皆出自昨日華南理工大學自主招生面試考場。據(jù)考生和家長反映,現(xiàn)場神題頻現(xiàn),許多題目沒有標準答案,更注重自圓其說及綜合素質(zhì)的考察。(點擊查看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自主招生面試題)
總體看來,“神題”出現(xiàn)幾率最高的場合,是自主招生測試,這包括中考自主招生和大學自主招生。老師們之所以出這些題目,據(jù)說是為了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然而,在筆者看來,這些考題的質(zhì)量并不高,除了“神化”自主招生,增加考生的焦慮外,并沒有多大的價值。
眾所周知,考試的基本功能是評價學生的能力和素質(zhì),升學考試則還有選拔的功能。為了讓考試實現(xiàn)評價、選拔功能,應(yīng)盡量避免偏題、難題、怪題,否則,就會導致評價出現(xiàn)偏差——做偏題、怪題往往要靠運氣,而不是實力。考題的水平,不在于“難倒”、“考糊”學生,而是考察學生的真實能力。
雖然我國是一個考試大國,但對考試評價卻沒有深入研究,包括中高考命題,也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具體的表現(xiàn),就是每年的考題難度變化大,錄取分數(shù)高低起伏,去年某省的高考一本線就比前年上揚30多分。
這不像國外的考試,考試組織者甚至會對“選擇支”的設(shè)計進行跟蹤分析,以使考試更好地評價學生的真實水平。這種情況在自主招生,尤其是面試中就更普遍,由于參與自主招生的老師(有些學校參加自主招生面試的老師達兩三百人之多),并沒有考察、評價學生的經(jīng)驗,也沒有接受相應(yīng)的培訓,因此,就可能隨意出題。
我國推行的自主招生改革,也只是給招生學校少量的自主權(quán)(錄取優(yōu)惠加分),而沒有給學生的選擇權(quán),每個考生都只能拿到一張學校錄取通知書,而不能拿到多張學校錄取通知書再做選擇。這也就決定招生學校難以站在學生立場思考問題。
只有當考試從行政壟斷走向市場競爭——學校自主認可、學生自主選擇參加,才能讓考試出題者關(guān)注考試評價質(zhì)量;同樣,只有學校面臨“被選擇”,才會尊重學生的權(quán)益。在世界一流大學,都有獨立的招生委員會制訂招生的標準,并通過專業(yè)的招生官來實現(xiàn),這樣才能招收到符合本校要求的學生,而與之對應(yīng),學校得有自身的辦學定位、辦學特色。我國學校沒有辦學自主權(quán),不清楚辦學定位,而只有全面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quán),推行學生和學校雙向選擇的自主招生,才能讓辦學回歸正常,也才能讓考試評價回歸正常。
相關(guān)閱讀:
2014年自主招生有專業(yè)特長和創(chuàng)新潛質(zhì)的考生可直接參加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