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新聞 > 2013年高考作文題練習

2013年高考作文題練習

2013-05-30 14:15:32冠華作文網(wǎng)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泰戈爾說:“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jīng)意的時候出現(xiàn)。”

  請結合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文題詮釋】

  新課標“實施建議”中的“表達與交流”部分里寫道:“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fā)寫作欲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這里的“真情實感”,并不是教師所認為的真情實感,而是學生寫作時的態(tài)度是否為真情實感,字里行間是否滲透了真情實感。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題,設計的目的意在鼓勵學生寫出屬于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審題的時候,需抓住材料中的三個關鍵詞:“不要著急”、“最好的”和“不經(jīng)意”,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礎上提煉出觀點。

  【材料讀解】

  “不要著急”是強調(diào)人的心態(tài)的,強調(diào)人要“淡定”;“不要著急”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處事”:兩者結合,可這樣闡釋:淡定處事。

  “最好的”是一種好的結果,這個結果無論是我們預期的,還是我們意料之外的,肯定是我們不愿拒絕的,肯定是我們欣然接受的。

  “在最不經(jīng)意的時候出現(xiàn)”是強調(diào)出現(xiàn)的時機的,拒絕“專注留意”,青睞“漫性隨意”。

  三者結合起來,我們可這樣闡釋:淡定行事,別太專注結果,量變發(fā)生質變在無意之間。這個“質”可能是我們孜孜以求的,也可能是喜出望外的。

  【立意例舉】

  偏離題意:

  1.要抓住機遇

  2.要有所準備

  3.要注重細節(jié)

  切合題意:

  1.要保持一種平和淡定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品味生命中不經(jīng)意的美。

  2.成功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要重視過程的意義。

  3.人總是會忽略身邊的珍貴,所以最好的東西往往會留意不到。

  最符合題意

  1.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論刻意與不經(jīng)意之間的辯證關系。

  2.對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急功近利的現(xiàn)狀的批判。

  3.美是邂逅所得。(川端康成語)

  4.不要刻意地追逐目的,那樣會束縛你的心靈。

  【1號卷】

  意外的美麗

  總有些美好的東西,隨著生活的潮漲潮落,遺落于我孤單的沙岸,像呆板的公文里突然冒出的美麗句子,那樣令人驚訝,令人有著淺淺的喜悅。這樣的時刻往往不會出現(xiàn)在我拼命苛求的時候,只是在不經(jīng)意間,就已隱約冒出了尖尖的芽來。

  外婆極愛種些植株,還是在老屋的時候,各家的屋頂上方都有一塊空地,別人總在那里堆滿了笨重的勞動工具,只有她讓好里布滿了植株,且無一例外地都是綠色。外婆只是每天在晨光中爬上梯架,均勻地灑上些清水,從不給這些植株施上些什么肥料?珊髞,當我又一次習慣性地抬頭仰望天空時,我看見了那大團的綠色,正蔓延開來,畫出理想的波浪,似乎那時候,連空氣都是香的。

  如今搬進了新家,外婆依然在那狹小的陽臺上擺滿了她心愛的植株。起初都是些小得可憐的光禿禿的枝椏,有的甚至只能看見黝黑的土壤厚實地蓋在上面,其它什么也沒有。每次去外婆家,我總會心湯湯地跑去看成排的植株是否萌發(fā)出綠意,可惜總是落得個“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的結果。對于重復得幾近厭煩的動作,我產(chǎn)生了視覺疲勞,那顆焦急浮躁的心不允許我再等下去了。

  外婆仍常規(guī)地給她的植株澆水,最多也就折掉些枯枝爛葉。都已經(jīng)三個月了,綠意還不夠鋪滿半個陽臺,我對外婆的行為不甚理解。外婆只是耐心地將她的植株一遍一遍地指點給我看。

  那天我偶然踱步到陽臺,輕輕一抬眸,盈盈的綠意立即涌入過來。有的葉子舒展得很,盡力地吮吸這個世界上它所要的精華。真的只是滿眼單調(diào)的冷色調(diào),竟會給予我如此奇妙的連鎖反應,我吸了吸鼻子,發(fā)現(xiàn)這空氣中不僅僅是飄香,還飽含著一份“無心插柳柳成蔭“后的清美。

  我的心漸漸趨于安靜,不再著急,靜靜等待下一個不經(jīng)意的瞬間。

  【點評】

  可取之處:①人說人話。開頭以“我”入題抒寫感受,結尾以“我”扣題感悟,充滿真“情”真“理”。

 、跀⒎⻊兆h。敘事性散文,敘述事件是基礎,闡釋道理是目的。敘事是議論的基礎,議論性的語句不在于多,而在于畫龍點睛。

  ③字如其人。筆跡和卷面是人的臉面和名片。是得分的重要方面。

  不足之處:①敘事雷同。第二自然段寫搬家前的感受,后面重點寫搬家后的感受,時間不同,材料本質相同。屬于累贅段落,可考慮刪除。

 、趯忣}不準。“靜靜地等待不經(jīng)意間出現(xiàn)最好的”這個立意雖然扣住了“最好的”和“不經(jīng)意間”,但是這里的“不著急”并不是“消極等待”,并不是“守株待兔”,而是不要“急于求成”:即努力“求”靜待“成”。“最好的”在不經(jīng)意間出現(xiàn),就是“成”在不經(jīng)意間出現(xiàn)。不“求”靜待是見不到“成”的,無論經(jīng)意間還是不經(jīng)意間。這里的“成”,可能是你預期的目標,也可能是你意料之外的“成”。因此審題不夠準確。

  【2號卷】

  求而不懈鑄成功

  今夏,風靡全球的世界杯上,西班牙隊穩(wěn)扎穩(wěn)打,不驕不躁,最終以一分的優(yōu)勢將大力神杯捧回了西班牙,然而賽前誰也沒有想到西班牙隊能夠奪冠。那些賽前熱門的球隊卻因為著急得分而連連失誤。這正印證了那名話:“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jīng)意的時候出現(xiàn)。”

  歷來那些成功的人物,遇事不驕不躁是他們成功的必備因素。牛頓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牛頓之前的任何物理學家一定都無法想像,偉大的萬有引力的發(fā)現(xiàn)是由于一顆蘋果落在了牛頓頭上。在當時,有很多人與牛頓研究同一課題,都因多次失敗而放棄了。而牛頓卻恰恰與他們相反。正是這種不急躁的心態(tài),使他成為了最終的贏家。

  兵圣韓信則是中國歷史上的典型。他在軍上一直得不到提拔,忍辱負重數(shù)十年。但他始終相信:“是金子總是會發(fā)光的”,并不急于成功,而成功最終反而敲響了他家的大門。

  實際上,上面所說的兩個人物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堅持。堅持是不急躁這種心態(tài)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一個人倘若不急躁,卻不堅持,只是等著上天掉陷餅,他可能成功嗎?

  愛迪生發(fā)明電燈時若不是堅持找了幾百種材料作燈絲,最終找到鎢,而是試了幾十種就放棄了,那我估計電燈的誕生就要再晚幾百年了吧!

  正確的目標也是不急躁后所必須的。因為假設一個人中懂得不急躁,堅持,卻沒有正確的目標來指導,就會像南轅北轍中的主人公一樣,永遠也到不了楚國。

  然而,我覺得泰戈爾的話只說了一半。他只是說“最好的總會出現(xiàn)”,但一個人只有機遇而不抓住機遇有所行動,那一切都是空想。

  不急躁的態(tài)度不僅是成功的人物所必備的,也是我們平常人所需要的。只要人人都不驕不躁,這個社會將會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和諧社會。

  【點評】

  可取之處:①敢于質疑。質疑泰戈爾的觀點,進行適當?shù)难a充,難能可貴。

 、谟^點鮮明。只有不驕不躁,堅持不懈,朝著正確的目標奮進,“最好的”就可能會在不經(jīng)意間出現(xiàn)。

  ③論證有力。用名人故事、現(xiàn)實生活作為論據(jù),且能正反分析,使論證顯得富有力度。

  不足之處:①論據(jù)失當。“南轅北轍”這個典故,用來說明“要有正確的目標”欠妥當。

 、诠肺怖m(xù)貂。結尾呼喚口號,且扯上“建設和諧社會”,成了無稽之談。

  修改結尾:不急躁的態(tài)度不僅是成功的人物所必備的,也是我們平常人所需要的。只有人人都不驕不躁,堅持不懈,且朝著正確的目標奮進,每個人在某一天的不經(jīng)意間都有可能見到自己夢寐以求的或意料之外的“最好的”。

  【3號卷】

  不經(jīng)意間的最好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人們越來越追求完美。有些人為了能使自己變得更加秀色可餐,不惜花血本做整容手術。而在那按部就班,精心安排的手術步驟之后,卻是大眾臉,整形失誤的可怕后果。所以刻意的追求完美在此看來就不能達到最好的預期效果。

  泰戈爾曾說:“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jīng)意的時候出現(xiàn)。”而我認為刻意的追求并不能帶來一切你想要的,思考與觀察必不可少。

  魯班,眾所周知是木匠的鼻祖。有一天他按照往常一樣去山上伐木,結果一不留神腳下一滑,魯班差點從山坡上滾下,幸而抓住了山坡上的一根草才救了他一命?蛇@棵草卻也劃破了魯班的手掌。魯班并沒有抱怨而是耐心地去鉆研這棵草,最終他根據(jù)這棵草發(fā)明了鋸子。魯班摔倒是不經(jīng)意的,魯班去抓草也是不經(jīng)意的,草割破魯班的手也是不經(jīng)意的,如此多的不經(jīng)意拼湊起來,再加上魯班的耐心。造就了對于魯班來說最好的伐木工具。可想,魯班曾經(jīng)是多么絞盡腦汁地思考啊,但那么多的不經(jīng)意卻啟發(fā)了他。所以我認為,泰戈爾的這句話是需要建立在善于思考和觀察上的。

  又如那個被蘋果砸中的牛頓。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是不經(jīng)意的,而且牛頓被蘋果砸中也是不經(jīng)意的,牛頓大可拍拍屁股走人,說不定為了懲罰蘋果把蘋果吃了?墒桥nD并沒有那樣做。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牛頓一直坐在蘋果樹下開始對發(fā)生的奇怪事情進行耐心、冷靜的思考。正是因為這些不經(jīng)意的匯集加上耐心,牛頓才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真理——萬有引力。若沒有思考和觀察,再多的不經(jīng)意也只能永遠定格在不經(jīng)意。

  我自己有的時候總是刻意去追求學習上的高質量與完美,可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相反,有的時候若靜下心來,必無雜念的時候往往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許許多多的不經(jīng)意就像一盤散沙,加上了水就能做出各種你想要的。

  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jīng)意的時候,前提是仔細的觀察和深刻的思考。

  【點評】

  可取之處:①審題準確,論證集中。作者認為泰戈爾的結論應該有“觀察和思考”作為前提。(“觀察和思考”就是為了“求”。在“求”的過程中,不經(jīng)意間就出現(xiàn)最好的。)且始終圍繞這論點論述。分析論證過程中,一直扣住關鍵詞“觀察和思考”來點題。

 、跀⒆h結合,富于變化。選用魯班和牛頓的事例雖顯成就,但作者分析恰到好處:強調(diào)“不經(jīng)意”,強調(diào)“觀察和思考”。在敘議結合的方式上,魯班的例子是先敘后議,牛頓的例子是邊敘邊議,形式多樣。

 、勐(lián)系自我,理中含情。作為一篇典型議論文,很難寫出情味。作者很巧妙地結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來論述,在說理之中融入了真情實感。

  不足之處:①開頭冗長,入題太慢?紙鲎魑那笕腩}快,本文入題太慢,第一段與“觀察和思考”無關,建議直接刪除。

 、诼杂行乱,厚實不夠。文章在肯定泰戈爾的觀點的同時,對其結論加上前提,顯出新意。但閱讀全文,總感覺文章雖集中欠厚實,雖鮮明欠深度。

  【4號卷】

  不經(jīng)意的特別之美

  靜坐苦等,等不來天際滑過的流星;

  埋頭苦思,悟不徹無邊無際的禪道。

  生活往往像一個調(diào)皮的孩子,他在你一心苦求的時候偷偷將愿望藏在身后,卻又在不經(jīng)意間擺在你面前朝你甜甜地笑。

  因此人們總會感到一種茫然無措,甚至焦躁不安,但在我看來,這樣充滿未知和挑戰(zhàn)的神秘之旅,又何嘗不是一種體驗!

  最不經(jīng)意時出現(xiàn)的美好會為或疲乏或孤苦的你帶來希望。柳宗元貶在永州,初為人醉景無趣的泛游,卻在偶遇西山時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如遇知音。這樣的一個不經(jīng)意,讓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他寫下了經(jīng)典之作——《永州八記》。這樣的事亦時有發(fā)生,經(jīng)商之人偶得商機,苦旅之人抬頭看見天邊的彩虹。無法確定的機遇讓每一個陷入泥潭中的人希望滿懷。

  最不經(jīng)意時往往發(fā)生最美好的事,這會為行在路上的人帶去動力。此話怎講?因為不確定幸運何時降臨,所以時時準備。她從小熱愛歌唱,每天清晨在小河畔放聲高歌,風雨無陰。她堅信自己的付出會在某一天得到回報,這樣努力練了近四年,期間參加無數(shù)比賽。一次代表學校參加的女聲獨唱比賽中,因其扎實的唱功,甜美的歌聲獲得了日后走上歌唱道路的機會。她,就是在金色大廳里演唱的第一位中國藝術家——宋祖英。不知道何時才會得到幸運女神的眷顧,但不懈的努力一定是在“不經(jīng)意時”得到“最好的”的根源。這樣的機率讓一切付出都有價值,讓每一個有追求的人都有動力。

  最不經(jīng)意總會出現(xiàn)最好的,難道這不是在啟示我們有一個正確的心態(tài)嗎?居里夫人當年從廢渣中提煉那小小的1克鐳的時候,若不是從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和非凡的耐力,又怎能有所成就。急功近利往往事倍功半,浮躁不安往往一無所成,這樣的真理是不言自明的吧!

  原來,不經(jīng)意可以這樣的美!它的不確定性可以成為希望,成為動力,成為對心態(tài)的啟示。

  “最好的東西總會在不經(jīng)意時出現(xiàn)。”我滿懷希望,平和地期待并不懈努力!

  【點評】

  可取之處:①形象入題,富有詩意。開頭用對偶句,以詩的形式,借助兩個情境來暗含材料,從反面入題。形象生動,彰顯文采,富有詩意。

  ②獨辟蹊徑,挖掘意義。文章重點不放在“不著急”,而落在“不經(jīng)意間最好的”對人生的意義,相對于其他考生而言是比較獨特的。立意新穎是相對的,一般而言,少數(shù)人寫的角度,只要言之成理,相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就是新穎的。

 、郾砻鲬B(tài)度,剖析自己。一般人寫議論文往往給人一種板著面孔說理的感覺。本文較好處理了這個問題。不僅讓古人說話,更重要讓“我”來表明態(tài)度。“我”的運用為說理注入了“情”的色彩。

 、軍A敘夾議,形式多樣。夾敘夾議一般有下列幾種情況:先敘后議,先議后敘,先議再敘后議,邊敘邊議等。作者或“先議再敘后議”,或“先敘后議”,或“邊敘邊議”,使論述自然不顯呆板。

 、荻喾N人稱,綜合運用。文章運用到三種人稱,行文自然,無生硬之感。

  不足之處:①詩意開頭,表決結尾。結尾表態(tài)度,有情味,但與開頭形成內(nèi)容呼應的同時,可在形式上形成呼應,使行文有一種形式的美感。

 、谖恼抡Z言,有待錘煉。樸實自然是一種美,在追求這種美感的同時,是否可以在遣詞造句上下點功夫,使論證性強的“理味”注入一點色彩淡淡的“文味”。

[標簽:高考 作文]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wǎng)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