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菁英”既要出國也要下鄉(xiāng)!
2014-05-12 11:55:18i時代報文章作者:錢蕓萊
“理科尖子能吟詩誦詞,文科尖子照樣拿得出科技創(chuàng)新論文”。作為全上海綜合實力最強的高中之一,復旦附中每年有30%-40%的學生能享受出國交流的學習機會,但到街道去參與社區(qū)實踐,或者到西部山區(qū)與當?shù)貙W生同上一周課還是“頭一回”。這是復旦附中日前正面向全體師生推出的一個名叫“菁英計劃”的項目,在復旦附中校長鄭方賢教授看來,這個時代的菁英學生既要具有國際化視野,更應有草根精神。“我們想要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社會。”
作為上海最好的學校之一,復旦附中最初想到要在全校推廣這個“菁英計劃”的初衷是什么?
鄭方賢:
復旦附中始終秉承復旦“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素以教風學風嚴謹踏實、學生 礎厚實聞名。基近年來,在繼承發(fā)揚傳統(tǒng)特色的同時,“基礎”對 的內涵重新研究確定,除了知識、技能層面的培養(yǎng),復旦附中的師生都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天天接觸的社會并不是中國的全部、原來拼搏上名校并不是高中生唯一的生活方式……作為探索,我們推出了“菁英計劃”——通過各類講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引導學生樹立志向,然后以學生自愿為原則,組織他們深入西部山區(qū)學校和城市街道社區(qū),通過短暫的生活經(jīng)歷開展國情教育。計劃課程分成社區(qū)服務、社會實踐(貧困地區(qū)考察)、海外交流等模塊。從今年起入校的高一學生,都要在高中三年參與三大模塊的課程。
那么,參加這項“菁英計劃”的學生需要經(jīng)過選拔嗎?如何選拔?
鄭方賢:
對“菁英”的人選不以成績論“英雄”,而是以能吃苦為“標準”!選拔采取自愿報名的辦法,校方利用一周“社會實踐”的時間,由老師帶隊,深入到貴陽息烽烏江復旦、重慶西沱中學和上海楊浦殷行社區(qū)(街道),參與社會實踐和體驗生活。面試一開始就淘汰了不少學生,這個問題就是“你能否接受一周不洗澡”。最后通過選拔的100名學生共分三路,一批去殷行街道了解社區(qū)基層的工作情況;一批到重慶西沱中學和貴州烏江復旦中學,和當?shù)刂袑W生一起上一周課,還必須帶著自己想了解的課題去做一次調查,到當?shù)貙W生家中去做一次客,和當?shù)氐睦蠋熃涣饕淮。往后,學校還計劃讓學生到當?shù)赝瑢W家里去住一周,就像到國外交流常常住在當?shù)貙W生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