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等教育放大招:多所名校將在深建校區(qū)
2016-09-01 11:49:03南方都市報文章作者:歐偉
導語:今年是“十三五”規(guī)劃開局之年,也是《深圳市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方案》的全面啟動之年。在新學年里,深圳教育將有哪些改革發(fā)展亮點?
南都記者了解到,過去被視為深圳教育短板的高等教育將要“放大招”,北京大學等6所大學有望在深圳建設新校區(qū)。而在基礎教育方面,除了新建學校、保障學位外,還會面向全市開展“好課程”遴選,提升辦學質量。94所幼兒園新增為普惠性幼兒園,更多家長幼兒受惠。
8月31日,羅湖新秀小學門前返校的學生
高等教育
北大清華將在深建校區(qū)
這幾年,深圳高等教育建設步入快速道,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相繼開辦,還有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一批中外合作舉辦的特色學院落戶深圳。今年,深圳將出臺《關于加快高等教育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市教育局會同有關部門經過廣泛調研和征求意見,起草了《意見》,正在做后續(xù)完善和報批等工作。
市教育局透露,正在洽談引進國內名校來深建設新校區(qū)的項目有:中國人民大學深圳校區(qū)、北京大學深圳校區(qū)、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深圳校區(qū)、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校區(qū)、武漢大學深圳校區(qū)、清華大學深圳國際校區(qū)。
最受關注的北京大學深圳校區(qū)最先傳來好消息。8月29日,深圳市市長許勤與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在廣州簽署了《北京大學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合作舉辦北京大學深圳校區(qū)備忘錄》。根據備忘錄內容,雙方計劃將北大深圳校區(qū)及其附屬醫(yī)院建設成為具有現代大學治理結構、合理學科布局、鮮明國際特色、世界一流水準的教育、學術研究和醫(yī)療機構。
此次簽約并沒有透露該校區(qū)是否辦本科教育,但今年2月,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高松院士率隊來南山區(qū)拜訪時透露,北大在異地發(fā)展本科教育要與北大校本部的本科教育走差異化發(fā)展道路,北大本次擬在南山發(fā)展本科教育、建設文理學院和醫(yī)學院,計劃采取國際合作模式辦學。如果這一計劃獲批,將是北大除北京校本部以外,唯一在異地的本科學院。
基礎教育
25所新學校新學期啟用
深圳義務教育新生入學人數逐年遞增,今年全市公辦學校新生招生16.37萬人,比去年增加1.11萬人,人數再創(chuàng)新高,其中小一招生9.82萬人,初一招生6.55萬人。為解決入讀問題,深圳加快了建設新學校的步伐,今年計劃完成28所義務教育學校新改擴建工作,新增2.7萬個學位,其中25所學校已基本完工并在新學期啟用,新增2.4萬個義務教育學位。基礎教育工程上半年已完成投資約1.2億元,占全年計劃投資的61%。另外,育才中學擴建完成,新增900個普高學位;第九高級中學已經完成主體工程,正在進行二次裝修。加上幼兒園新增的學位,全市約新增2.5萬個學位。
在解決學位難問題上,深圳教育也算使出“洪荒之力”,今年16.37萬新生中,深圳戶籍學生7.87萬人,占招生總數的48.08%,非深戶籍學生8.5萬人,占招生總數的51.92%,一半以上的公辦學位提供給了來深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符合就讀條件,沒能安排公辦學位而統(tǒng)籌安排到民辦學校就讀的2.62萬學生,也不用擔憂學費問題,可享受深圳義務教育學位補貼。
去年10月,深圳首次面向全市公開遴選“好課程”,教育系統(tǒng)外的企業(yè)、單位,也參與到學校課程開發(fā)與建設。新學期,市教育局繼續(xù)面向全市開展“好課程”遴選和委托開發(fā)各200門課程。
學前教育
六成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
今年全市共新增幼兒園51所,提供13710個學前教育學位。新學年新增幼兒園基本在全市各區(qū)均有分布,為適齡兒童就近入園提供便利。
全市新增94所普惠園,其中福田區(qū)10所、羅湖區(qū)13所、南山區(qū)25所、寶安區(qū)21所、龍華新區(qū)25所、大鵬新區(qū)1所。全市普惠園總數達到942所,63%的幼兒園為適齡兒童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已提前完成市政府民生實事任務。
民辦幼兒園教師流動率大,針對這一情況,南山、龍崗、光明、龍華等區(qū)在新學年各出新招,調整幼兒園保教人員長期從教津貼政策,調整津貼申請條件、提高津貼標準。如光明、龍華新區(qū)將從2016年秋季學期起,對在現任職幼兒園從教滿1學年以上保教人員發(fā)放從教津貼,標準從每人每月100元提高至200元,以后每滿1學年每月增加200元,每人每月至2000元止。
教師學歷提升也可享政府資助,如南山區(qū)幼兒園教師獲得大專以上學歷后,政府對其學費給予80%的資助(其余學費由所在幼兒園和教師本人分攤),光明新區(qū)幼兒園教師學歷提升由政府和個人按照7:3的比例進行學費分攤,龍崗區(qū)也出臺了幼兒園教師學歷提升政府資助政策,并提升了保教人員長期從教津貼的標準。
各區(qū)教育新學年動向
羅湖:4所學校增加1920個學位
今年9月1日,北斗小學將重新投入使用,辦學規(guī)模由原有的24個班規(guī)模(原設計規(guī)模)增加至36個班規(guī)模,增加學位540個。另外,百草園小學(原名鐵路小學)的恢復招生也將給羅湖增加810個學位。
百草園小學于2011年建成,辦學規(guī)模18個班,2012年至2016年因用于人民小學、紅嶺小學等兩所學校拆建工程學生的臨時安置而暫停招生,目前該學校已恢復招生,學校暫時借用紅桂中學辦學。待紅嶺小學拆建工程完成,學生將回遷。
今年年底前,羅湖中學新教學樓也將建成并投入使用,辦學規(guī)模由原有的30個班增加至36個班,增加學位300個。紅嶺小學完成拆建也將投入使用,辦學規(guī)模由原有的30個班增加至36個班,增加學位270個。
南山:推進與大學名企合作辦學
南山有3所新學校在新學年亮相,新增學位3900個。3所新學校呈現出三種不同的辦學體制,分別是政府借助高校與科研院所的智力優(yōu)勢聯合創(chuàng)辦的公立學校中科先進院實驗學校,整合中外教育優(yōu)質資源的高層次民辦學校道爾頓新華公學,另一所南山國際學校則是接收外籍人士子女入讀的私立國際學校。
下一步將推動南山南部片區(qū)優(yōu)質教育資源向北部流動,加強南北片區(qū)學校之間的校際結對和幫扶,推進優(yōu)秀校長到北部片區(qū)學校交流輪崗。新學期有20名“精英教師”到北部片區(qū)學校和新建學校任教。還將推進與中科院深圳研究院、清華大學、深圳大學、大疆科技等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高新企業(yè)等戰(zhàn)略合作,打造新的基礎教育品牌。
龍崗:新學期送上“大禮包”
今年,龍崗區(qū)新改擴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1所,其新校數量幾乎占全市的半壁江山,增加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位12900個。其中,新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7所,分別是龍崗區(qū)布吉文景小學、華南師范大學附屬龍崗大運學校、華南師范大學附屬樂城小學、龍崗坂田雅寶小學、南灣街道丹竹頭小學、南灣街道沙塘布九年一貫制學校、布吉街道老街初級中學;改擴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4所,分別是寶龍學校二期、龍崗區(qū)實驗學校初中部、天成學校、坂田街道萬科城實驗學校。
除了新增的11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今年龍崗區(qū)還將新增4所民辦學校,其中國際學校2所,新增高端民辦學位5700個。新增15所幼兒園,新增幼兒學位4020個。龍崗還推出“深龍英才計劃”,引進1098名正編教師。根據全區(qū)特殊殘疾兒童少年分布情況,龍崗區(qū)分片區(qū)建設的9個資源教室(含3個特教班)將在新學期全面啟動。
寶安:30名公辦教師到民辦學校交流
寶安區(qū)今年有3所新學校開學,包括西鄉(xiāng)街道航城學校、松崗實驗學校和寶安區(qū)特殊教育學校。今年年初成立的寶安幼教集團,下屬三所公辦園的分園也將如期開學,包括寶安幼教集團第八幼兒園(興華勤誠達分園)、寶安幼教集團第九幼兒園(中洲分園)、寶安幼教集團第十幼兒園(灣美花園)。
9月1日,寶安區(qū)第二批30位公辦骨干教師,將正式開始為期一學年的公民辦學校結對支教之旅。
龍華:新區(qū)有了“實驗”“外國語”
龍華新區(qū)今年有3所新學校開學,包括深圳高級中學北校區(qū)、龍華新區(qū)實驗學校、龍華新區(qū)外國語學校。其中后兩所學校,分別是原暫定名的龍華新區(qū)上塘學校、龍華新區(qū)鷺湖學校。龍華新區(qū)實驗學校辦學規(guī)模為一所54個班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其中小學36個班,初中18個班,共提供2520個學位。目前,學校已開設一年級10個班,學生487人;七年級3個班,學生124人。龍華新區(qū)外國語學校規(guī)劃為54個班九年一貫制學校,其中小學36個班,初中18個班,總學位2520個。預計2016年9月進場施工,2017年8月初完成施工,今年采用借址觀瀾二中的方式辦學,已招收小學一年級6個班300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