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大校長2016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2016-09-14 11:27:19學習網(wǎng)文章作者:柯炳生
各位家長、同學們:
大家好!再次向2016級的新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和歡迎!你們的加入,讓中國農業(yè)大學更加充滿活力,充滿希望!
我代表學校向新同學的家長們,包括在典禮現(xiàn)場的和在遠方的,致以誠摯的問候和感謝!迄今為止,在孩子們成長的道路上,一直是你們在陪伴。你們看著孩子不斷成長,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從小升初、中考到高考;你們與孩子們一起經(jīng)受磨煉,孩子們考試分數(shù)的起落變化曲線,就是你們心情的上下顛簸曲線……。我猜想,在高考的那幾天,你們可能比孩子更緊張;在看到錄取通知書時,你們可能比孩子更喜悅。十二年啊,你們終于“熬”到了這一天!同學們,我提議:把你們的掌聲,把你們深深的感恩,送給天底下最疼愛你們的人,你們的父母!
各位家長,你們有的來自北京,有的來自外地;有的來自城市,有的來自農村;有的是教授,有的是農民;無論你們之間有著怎樣的不同,現(xiàn)在,你們都有了一個共同的稱號:農大學子的家長。在這個典禮之后,你們揮揮手,就把背影留給了孩子,把孩子留在了這里。從此,“中國農業(yè)大學”這六個字,就對你們有了一種特殊的含義,有了一種不一樣的感覺……你們會在微信上關注,你們會在睡眠中夢見。這里,就有了你們的無限寄托;這里,就有了你們的無比牽掛。
讓我來想一想,你們有哪些寄托和牽掛。
各位家長首先牽掛的,應該是孩子的生活問題,尤其是吃飯問題——民以食為天嘛。在這方面,請你們放心。中國農業(yè)大學是干什么的?就是解決吃飯問題啊。讓人民“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這是中國農業(yè)大學的核心使命。盡管我校各個專業(yè)的教授們,并不專門研究各個食堂的飯菜問題,但是,我校學生食堂的飯菜,倒確實一直享有很好的口碑,是畢業(yè)生們懷念母校的重要原由之一;網(wǎng)上也流傳過不少有趣的段子,都是美好的真事。當然,也不排除會有這樣的情況:有一天,孩子在電話中對你們說:食堂的飯菜挺好……不過比起媽媽做的,還是差遠了!不管這話是真是假,我都給點贊。
同吃飯問題比較,其他生活問題就更簡單了。我們的圖書館、教室以及宿舍,都是冷暖有度,該熱的時候熱,該涼的時候涼。在經(jīng)濟方面,更不必擔心,國家和學校有各種獎助項目,確保每一個學生都不會因經(jīng)濟問題而影響學業(yè)?梢赃@樣說:入學報到時的綠色通道,會一直開到畢業(yè)。
家長們的另一個牽掛,也是更重要的牽掛,應該就是孩子的學業(yè)問題了,是對孩子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的期望。你們每一個人,都有著同樣的希望,希望孩子上一個好大學,學一個好專業(yè),有一個好前途。此刻,你們坐在這里,心里也許踏實了,也許還有若干不踏實。
什么是好大學?中國農業(yè)大學就是好大學!這是真話,不是大話。好大學的根本標志是有好老師、好學生,以及好的校風、制度和設施條件。中國農業(yè)大學教師的學術水平實力,比你們想象得還要好。我舉幾個公認的重要指標說明一下:我校教師的數(shù)量較少,在985大學中居第36位,在211大學中居70位以后;而我校獲得國家科技大獎的數(shù)量,近5年累計在全國高校位居第6;在國際頂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的數(shù)量,累計也位居第6位;全國排名第一的學科數(shù)量,位居第4位;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千分之一的學科數(shù)量,并列全國第7位,其中的農業(yè)科學學科已經(jīng)進入了世界大學的前3位;等等。老師的人數(shù)少,但是成果卻很多很大,這就是我校老師水平的顯示。社會上對我校的學術實力了解不夠,除了傳統(tǒng)習見的影響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我校的進步比較快,社會的目光有點跟不上。
至于好學生,就是你們了——各位新同學!今年我校新生的高考成績,又創(chuàng)歷史新高,平均超過一本線約99分,比去年提高了12分多。高分數(shù)的含義是什么?是聰明,是勤奮。你們又聰明,又勤奮,還不是好學生嗎?!你們是百里挑一的好學生。只要你們繼續(xù)聰明(這個,我不懷疑),繼續(xù)勤奮(這個……需要你們自己來證明),你們就會繼續(xù)是好學生。至于好制度和好校風,表現(xiàn)在很多方面,具體如何,你們慢慢就會知道和體驗到了。對了,校園網(wǎng)上的校長信箱,是一個答疑、投訴、建言的好地方,是我校校園民主文化的一道風景,你們不要錯過了。
什么是好專業(yè)?同樣是大家都非常關心的問題。我可以告訴大家,無論你們報考我校的是什么專業(yè),無論是農業(yè)、食品等主流專業(yè),還是傳播學、數(shù)學等非主流專業(yè),都是好專業(yè)。這同樣是真話,不是大話。大家心目中的好專業(yè),標準是什么呢?對此,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我的表述是:好專業(yè),就是大學畢業(yè)時,如果考研的話,會考到好學校;如果找工作的話,會找到好工作。這個表述,可能不夠高大上,但在絕大部分人心里,應該是認可的。我校最新的數(shù)據(jù)表明,本科畢業(yè)生中,40%進入了國內名校深造,18%到國外名校深造;而直接就業(yè)的學生,平均每人獲得3個就業(yè)錄用通知。涉農類的主流專業(yè)不必說了,即便是傳播學這樣的很小的非主流專業(yè),就業(yè)優(yōu)勢也很強,我們的畢業(yè)生進入到了各大主流媒體,包括新華社、中國新聞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社以及主要門戶網(wǎng)站等。
不過,我在說我校所有的專業(yè)都是好專業(yè)時,往往后邊還有一句話,還有一個限定條件:只要你學的專業(yè),是你喜歡的。這是一個極端重要的前提條件。其實,專業(yè)沒有好壞,只有對錯。對的專業(yè),就是適合你的專業(yè),就是你擅長而喜歡學的專業(yè)。學你所長,學你所愛,你就會有激情,去廢寢忘食地學,去以苦為樂地學。在中國農業(yè)大學,只要你選對了專業(yè),學到極致,你就一定會有好前途,會有大出息——想考研、想出國、想找工作,都會有好結果。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高考時專業(yè)選錯了,入學后發(fā)現(xiàn)不喜歡,怎么辦?大學新生選錯專業(yè),很常見。對于高中生來說,大學專業(yè)都是些什么菜,哪一盤最對自己的胃口,不那么容易弄清楚。于是,很多人就盲聽盲信,向著熱門專業(yè)和好聽的專業(yè)去,出錯也就難免。不久前就有媒體報道,某地高考中出現(xiàn)了“考霸”,從國內頂尖高校退學,今年又高分重新考回去了。為什么要退學重考呢?就是當初的專業(yè)沒有選對胃口,想轉專業(yè),學校不讓。
我不知道你們中間,是否也有這樣的考霸。不過,即便有,也不需要。因為,在中國農大,你可以自由轉專業(yè)。具體是:新生入學半年后,如果不喜歡現(xiàn)在的專業(yè),可以在全校范圍內重新選擇專業(yè)。轉出的院系專業(yè)不得限制,轉入的院系專業(yè)在既定的名額內不得限制,申請轉專業(yè)的學生不受任何成績的限制——包括高考成績和入校后的成績。即便有掛科也沒有關系;事實上,越是有掛科的學生,越鼓勵轉專業(yè)。這當然不是鼓勵掛科,而是考慮到掛科的原因,通常是因為不喜歡現(xiàn)專業(yè),所以更需要轉專業(yè)。我校堅信這樣的理念:讓每個學生都學其所長、學其所愛,是因材施教的要求,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要求,更是以生為本的基本體現(xiàn)。這項政策自2011年實行以來,每年有10%-15%的學生轉換了專業(yè),轉到了自己最喜歡學的或者比較喜歡學的專業(yè)。自由轉專業(yè)政策意味著,在中國農大,每個同學,都能夠學到最好的專業(yè)!
各位新同學,大學,是個大機遇。在你們未來的人生中,還會有很多重要機遇,影響很大。但是,沒有哪一個,會比大學更重要。因為,沒有大學這個基礎,后邊的那些就都不可能發(fā)生。把大學上好,你將受益一輩子;你會因大學而改變命運,改變人生,同時改變世界。
在大學里,需要發(fā)大功。社會上有一種說法,說中國的大學是“嚴進寬出”。這是錯的。世界上所有的好大學,包括中國的好大學,包括中國農大,都是“嚴進嚴出”的。你們靠聰明和勤奮,進入了中國農大;你們還需要靠這兩樣東西,走出中國農大。你會發(fā)現(xiàn),在大學里,洪荒之力比智商指數(shù)更重要,因為,只有使出了洪荒之力,才能把智商變成智慧,變成能力,乃至變成情商。
在大學里,上課是大事,還有不少事也是大事。這包括:去讀很多的書——包括與課程毫無關系的書,去做各種實驗課,去參加社團活動,去參加志愿者活動,去進行社會實踐,去參與科學研究,去聽報告會以及音樂會,等等。做這些事,除了本身的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做這些事,讓你更好地發(fā)掘發(fā)現(xiàn)你自己,讓你知道,你到底有什么樣的潛能,究竟是如何的優(yōu)秀。在大學里,不把課上好,你不能畢業(yè);僅僅把課上好,你只能平庸地畢業(yè)。
上了大學,你就成了大人。你有了很多的自由。這時,你特別需要自制力,要能夠抵御不良誘惑,尤其是網(wǎng)絡游戲的誘惑。網(wǎng)絡游戲,可能是你們最大的敵人。為避免一些同學熬夜玩網(wǎng)絡游戲,學校制定了制度,晚上11點停電熄燈。隨著技術進步,這招好像也不太靈了。有人又提出新建議:晚上斷網(wǎng)。這個辦法就更粗暴了。其實,這都是治標。最根本的,還是同學們提高自覺、自治的能力。這也是大學育人的一個重要方面,可能比單純的傳授知識更重要。
上了大學,就要有點大格局。你們是社會的未來,是中國農業(yè)的未來。若干年后,你們中的很多同學會成為教授、研究員、院士……會成為上市公司的總經(jīng)理、董事長……會成為處長、局長、廳長、省長……你將來如何,取決于你現(xiàn)在的格局和境界。要有點理想,有點家國情懷,更多地去想想如何解決好別人的飯碗問題;要看得遠點,這樣看到的就會更多,走得就會更遠;格調要高一些,即便別人golow,你也要gohigh。我希望,在未來的每一天,都能夠看到你們日益增長著大度之氣,淡定之氣,超然之氣,儒雅之氣。
上了大學,就要有大愛之心,做一個和善的人。“人之初,性本善”,你們不缺和善的本質,關鍵是要化于言行。每一天,都以微笑和善意,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室友、同學、老師、食堂大叔、宿管阿姨以及快遞小哥。大度、寬容、包容,遠離抱怨,遠離戾氣,更要遠離嫉恨……
各位新同學,你們的大學生活模式,已經(jīng)正式開啟。這將是一個無比美妙的過程。希望你們不負大學,不負青春;做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艱;改變自己的人生,造福別人的人生。今天,走進了我們的課堂,就走進田野金色的希望;明天,走出我們的校門,就擔起天下的飽暖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