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四單元知識點:鴻門宴
2018-09-27 14:37:01網(wǎng)絡(luò)綜合
這次宴會在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及楚漢戰(zhàn)爭皆發(fā)生重要影響,被認為是間接促成項羽敗亡以及劉邦成功建立漢朝的原因。后人也常用“鴻門宴”一詞比喻不懷好意的宴會。小編給同學(xué)們整理了鴻門宴知識點,同學(xué)們趕快一起來閱讀吧!
【原文欣賞】《鴻門宴》
沛公軍(于)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wàng)關(guān)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饗(xiǎng)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shuì)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guān),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楚左尹(yǐn)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唿張良與俱去,曰:“毋(wú)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yù)。”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wéi)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zōu)生說(shuì)我曰:‘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shào)長(zhǎng)?”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唿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yāo)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zhī)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于是項伯復(fù)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guān)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jì)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得復(fù)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郄。”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shù)(shuò)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yīng)。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kuài)。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樊噲側(cè)其盾以撞,衛(wèi)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cān shèng)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fù)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yīng),曰:“坐!”樊噲從良坐。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于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張良曰:“謹諾。”當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jìn)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桮(bēi)杓(sháo),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翻譯:
劉邦在霸上駐軍,還沒有能和項羽相見,劉邦軍隊中掌管軍政的曹無傷派人對項羽說:“劉邦想要在關(guān)中稱王,讓子嬰(yīng)做丞相,珍寶應(yīng)有盡有。”項羽很生氣,說:“明天犒(kào)勞士兵,替我打敗劉邦的軍隊!”這時候,項羽的駐軍40萬在新豐鴻門;劉邦在霸上駐軍10萬。范增勸告項羽:“沛公在崤山以東的時候,對錢財貨物貪戀,喜愛美女,F(xiàn)在進了關(guān),不掠取財物,不迷戀女色,這說明他的志向不在小處。我叫人觀望他那里的云氣,都是龍虎的形狀,呈現(xiàn)五彩的顏色,這是天子的云氣呀!趕快攻打,不要錯過機會。”
楚軍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一向同張良交好。張良這時正跟隨著劉邦。項伯于是連夜騎馬跑到劉邦的軍營,私下會見張良,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他,想叫張良和他一起離開,說:“不要和(劉邦)他們一起死了。”張良說:“我替韓王護送沛公(入關(guān)),現(xiàn)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義的,不能不告訴他。”于是張良進去,詳細地告訴了劉邦。劉邦大驚,說:“這件事怎么辦?”張良說:“是誰給大王出這條計策的?”劉邦說:“一個淺陋無知的小人勸我說:‘守住函谷關(guān),不要放諸侯進來,秦國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領(lǐng)而稱王。’所以就聽了他的話。”張良說:“估計大王的軍隊足以比得上項王的嗎?”劉邦沉默了一會兒,說:“當然不能啊。這又將怎么辦呢?”張良說:“請您親自告訴項伯,說沛公不敢背叛項王。”劉邦說:“你怎么和項伯有交情?”張良說:“秦朝時,他和我交往,項伯殺了人,我使他活了下來;現(xiàn)在事情危急,因此他特意來告知我。”劉邦說:“他和你年齡誰大誰小?”張良說:“比我大。”劉邦說:“你替我請他進來,我要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他。”張良出去,邀請項伯。項伯就進去見劉邦。劉邦捧上一杯酒向項伯祝酒,和項伯約定結(jié)為兒女親家,說:“我進入關(guān)中,一點東西都不敢據(jù)為己有,登記了官吏、百姓,封閉了倉庫,等待將軍到來。派遣將領(lǐng)把守函谷關(guān)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我日夜盼望將軍到來,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訴項王我不敢背叛恩德。”項伯答應(yīng)了,告訴劉邦說:“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親自來向項王道歉。”劉邦說:“好。”于是項伯又連夜離去,回到軍營里,把劉邦的話報告了項羽,趁機說:“沛公不先攻破關(guān)中,你怎么敢進關(guān)來呢?現(xiàn)在人家有了大功,卻要攻打他,這是不講信義。不如趁此好好對待他。”項羽答應(yīng)了。
劉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騎著馬跟從他來見項羽,到了鴻門,向項羽謝罪說:“我和將軍合力攻打秦國,將軍在黃河以北作戰(zhàn),我在黃河以南作戰(zhàn),但是我自己沒有料到能先進入關(guān)中,滅掉秦朝,能夠在這里又見到將軍。現(xiàn)在有小人的謠言,使您和我發(fā)生誤會。”項羽說:“這是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如果不是這樣,我怎么會這么生氣?”項羽當天就留下劉邦,和他飲酒。項羽、項伯朝東坐,亞父朝南坐,亞父就是范增;劉邦朝北坐,張良朝西陪坐。范增多次向項羽使眼色,再三舉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項羽,項羽沉默著沒有反應(yīng)。范增起身,出去召來項莊,說:“君王對待他人仁慈。你進去上前為他敬酒,敬酒完畢,請求舞劍,趁機把沛公殺死在座位上。否則,你們都將被他俘虜!”項莊就進去敬酒。敬完酒,說:“君王和沛公飲酒,軍營里沒有什么可以用來作為娛樂的,請讓我舞劍。”項羽說:“好。”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也拔劍起舞,常常張開雙臂像鳥兒張開翅膀那樣用身體掩護沛公,項莊無法刺殺沛公。
于是張良到軍營門口找樊噲。樊噲問:“今天的事情怎么樣?”張良說:“很危急!現(xiàn)在項莊拔劍起舞,他的意圖常在沛公身上!”樊噲說:“這太危急了,請讓我進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噲拿著劍,持著盾牌,沖入軍門。持戟交叉守衛(wèi)軍門的衛(wèi)士想阻止他進去,樊噲側(cè)著盾牌撞去,衛(wèi)士跌倒在地上,樊噲就進去了,掀開帷帳朝西站著,瞪著眼睛看著項羽,頭發(fā)直豎起來,眼角都裂開了。項羽握著劍挺起身問:“客人是干什么的?”張良說:“是沛公的參乘樊噲。”項羽說:“壯士!賞他一杯酒。”左右就遞給他一大杯酒,樊噲拜謝后,起身,站著把酒喝了。項羽又說:“賞他一條豬的前腿。”左右就給了他一條未煮熟的豬的前腿。樊噲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豬腿放(在盾)上,拔出劍來切著吃。項羽說:“壯士!還能喝酒嗎?”樊噲說:“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辭的?秦王有虎狼一樣的心腸,殺人惟恐不能殺盡,處罰唯恐不能用盡酷刑,所以天下人都反叛了他。懷王曾和諸將約定:‘先打敗秦軍進入咸陽的人封作關(guān)中王。’現(xiàn)在沛公先打敗秦軍進了咸陽,一點兒東西都不敢動用,封閉了宮室,軍隊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來。特意派遣將領(lǐng)把守函谷關(guān)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的進入和意外的變故。這樣勞苦功高,沒有得到封侯的賞賜,反而聽信小人的讒言,想殺有功的人,這是將已亡的秦朝的作為延續(xù)罷了。我私意認為大王不采取這種做法好。”項羽沒有話回答,說:“坐。”樊噲挨著張良坐下。坐了一會兒,劉邦以上廁所為由,趁機起身把樊噲叫了出來。
劉邦出去后,項羽派都尉陳平去叫劉邦。劉邦說:“現(xiàn)在出來,還沒有告辭,這該怎么辦?”樊噲說:“做大事不必顧及小節(jié),講大禮不需躲避小責(zé)備,F(xiàn)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們則好比是魚和肉,還辭別什么呢?”于是就決定離去。劉邦就讓張良留下來道歉。張良問:“大王來時帶了什么東西?”劉邦說:“我?guī)Я艘粚τ耔,想獻給項羽;一雙玉斗,想送給亞父。正碰上他發(fā)怒,不敢親自獻上。你替我把它們獻上去吧。”張良說:“好。”這時候,項羽的軍隊駐在鴻門,劉邦的軍隊駐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劉邦就留下車輛和隨從人馬,獨自騎馬脫身,和拿著劍和盾牌的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四人徒步逃跑,從酈山腳下,取道芷陽小路走。劉邦對張良說:“從這條路到我們軍營,不過二十里罷了,估計我回到軍營里,你就進去。”
劉邦離去后,從小路回到軍營里。張良進去辭別,說:“劉邦禁不起多喝酒,不能當面告辭。讓我奉上白璧一雙,拜兩拜敬獻給大王;玉斗一雙,拜兩拜獻給大將軍。”項羽說:“沛公在哪里?”張良說:“聽說大王有意要責(zé)備他,脫身獨自離開,已經(jīng)回到軍營了。”項羽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亞父接過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劍來敲碎了它,說:“唉。椨穑┻@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謀大事!奪項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我們都要被他俘虜了!”
劉邦回到軍中,立刻殺死了曹無傷。
簡介:
鴻門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今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新豐鎮(zhèn)鴻門堡村)舉行的一次宴會,參與者包括當時兩支抗秦軍的領(lǐng)袖項羽及劉邦。這次宴會在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及楚漢戰(zhàn)爭皆發(fā)生重要影響,被認為是間接促成項羽敗亡以及劉邦成功建立漢朝的原因。后人也常用“鴻門宴”一詞比喻不懷好意的宴會。詳細記述最早見于“史圣”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后衍生出大量的相關(guān)文學(xué)作品。
背景:
“鴻門宴”這個故事發(fā)生在陳勝吳廣起義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陳勝吳廣起義后,各地云起響應(yīng),其中有楚國貴族出身的項梁、項羽叔侄,有農(nóng)民出身的劉邦。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后,項梁扶楚懷王的孫子名叫熊心的人作了楚王,劉邦也投靠了項梁。公元前207年,項梁戰(zhàn)死,懷王派項羽等去救援被秦軍圍困的趙國,同時派劉邦領(lǐng)兵攻打函谷關(guān)。臨行時,懷王與諸將約定,誰先入關(guān),便封為關(guān)中王。
字詞:
1、注音
玉玦(玦,jué,半環(huán)形玉佩。“玦”與“決”同音,范增用玦示意項羽要下決心殺劉邦)
旦日饗士卒(饗,xiǎng,用酒食款待,這里是犒(kào)勞的意思)
鯫(鯫,zōu,卑微,淺陋) 生說(讀“shuì“勸告,勸誡)我曰
奉卮酒為壽(卮zhī,酒器,大酒杯)數(shù)目(數(shù),shuò,多次)
戮(戮,lù聯(lián)合,一同) 力瞋(瞋,chēn發(fā)怒時睜大眼睛) 目
目眥(眥,zì眼角)盡裂 按劍而跽(跽,jì,挺直上身,兩腿跪著)
彘 (彘,zhì,豬) 肩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不勝杯杓(勝shēng,桮bēi,杓sháo,杓,同“勺”,酒器)
沛公欲王關(guān)中/秦地可盡王也/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王wàng,稱王)
毋內(nèi)諸侯(內(nèi)na,通納,接納)
樊噲(樊噲,fán kuài)
2、通假字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內(nèi)”通“納”,接納)
要項伯(“要”通“邀”,邀請)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
令將軍與臣有郄(“郄”通“隙”,隔閡、嫌怨)
不者(“不”通“否”)
因擊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參”通“驂”)
沛公奉卮酒為壽(“奉”通“捧”)
拔劍切而啗之(”啗“通“啖”)
3、詞類活用
A 名詞用作動詞
沛公軍霸上(駐軍)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于項羽曰(告訴)
不可不語(告訴)
籍吏民(造戶籍冊或登記)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數(shù)目項王(示意)
刑人如恐不勝(懲罰)
道芷陽間行(取道)
沛公欲王關(guān)中(稱王)
發(fā)上指(向上)
若入前為壽 (走上前)
B 名詞用狀語
于是項伯復(fù)夜去(連夜)
吾得兄事之(像對待兄長那樣)
日夜望將軍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鳥張開翅膀那樣)
頭發(fā)上指(向上)
四人持劍盾步走(徒步)
道芷陽間行(抄小路)
C 動詞使動用法
項伯殺人,臣活之(使……活)
從百余騎(使……跟從)
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止:使……停步,內(nèi):使……進來)
拔劍撞而破之(使……破)
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使……回去)
樊噲側(cè)其盾以撞(使……側(cè)過來)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使……為王)
D 形容詞用作動詞
素善留侯張良(與……交好)
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觸,沾染)
E 形容詞用作名詞
此其志不在小 (小的方面)
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急事)
君安與項伯有故(舊交情)
F動詞用作名詞
此亡秦之續(xù)耳(后續(xù)者)
4、古今異義
沛公居山東時(山東 古義:崤山以東 今義:指山東省)
約為婚姻(婚姻 古義:結(jié)為兒女親家 今義:由結(jié)婚而形成的夫妻關(guān)系)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非常 古義:意外的變故 今義:副詞,很、非常)
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河南,河北 古義:黃河以南,黃河以北。 今義:河南省,河北。
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細說 古義:小人離間之言。 今義:仔細說來)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今人 古義:別人,指劉邦。 今義:現(xiàn)在的人)
沛公已去(去 古:離開;今:從自己一方到另一方)
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所以 古:之所以...是因為... 今: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
沛公奉卮酒為壽(壽 古:敬酒;今:歲數(shù)大)
5、句式解析
。1)判斷句
、.用“……也”表示判斷
此天子氣也。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用“……者,……也”表示判斷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亞父者,范增也。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③.用“為”表示判斷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
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無標記表示判斷
此亡秦之續(xù)耳。
(2)倒裝句
、.賓語前置
今日之事何如?
大王來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為者?
籍何以至此?
、.介賓短語后置(狀語后置)
沛公軍霸上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
貪于財貨
具告以事
長于臣
因擊沛公于坐
具以沛公言報項王
得復(fù)見將軍于此
。3)被動句
①.用“為所”“為……所”表示被動
若屬皆且為所虜。
吾屬今為之虜矣。
、.無標記
珍寶盡有之。
。4)省略句
為(省介詞賓語“之”) 擊破沛公軍
則與(省介詞賓語“之”)一生彘肩
旦日(省主語“你”)不可不蚤自來謝(省介詞賓語“于”)項王
欲唿張良與(省介詞賓語“之”)俱去,曰:“毋從(省介詞賓語“之”)俱死也。”
加彘肩(省略狀語“于盾”) 上
將軍戰(zhàn)(省介詞賓語“于”)河北,臣戰(zhàn)(省介詞賓語“于”)河南
置之(省介詞賓語“于”)坐上
豎子不足(省介詞賓語“于”)與謀
。5)固定結(jié)構(gòu)
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無所……,……無所……”,“即……沒有被……,……沒有被……”其中“無所”還可以換作“有所”。)
孰與君少長(“……孰與……”,表選擇問的句式,可譯作“……比較……哪一個……”)
何辭為(“何……為”,表反問的句式,可譯作“為什么……呢”,“為”是語氣詞。)
軍中無以為樂(“……無以……”,……沒有……的)
6、難句解析
1、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旦日”即明日,“臣”是劉邦自謙的稱唿,“戮”是聯(lián)合,一同的意思,“河北”、“河南”指黃河北岸、黃河南岸。全句譯為:沛公第二天一早就帶著百多個騎兵來拜見項王,到達鴻門,賠不是說“臣仆跟將軍合力同心攻打秦王朝,將軍在黃河北岸作戰(zhàn),臣仆在黃河南岸作戰(zhàn)。”
2、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置”,放棄。“車騎”指戰(zhàn)車。“道”用作動詞,取道。“間”可譯作從小路或秘密地。全句譯為:劉邦就丟下他的車馬與隨從人員,獨自騎馬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拿著劍及盾牌,快步離去。從驪山下,經(jīng)過芷陽抄小路逃走。
3、臣請入,與之同命。
“之”可指沛公,也可代項莊,兩種說法都成立。一般取前說,即“與沛公同命。”。全句譯為:我請求進去,跟沛公同命運。
4、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撞”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運動著的物體跟別的物體勐然碰上”,在這句中“撞”作擊刺講。全句譯為:亞父接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劍來擊破了它。
練習(xí)題:
1.下列對文章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鴻門宴是項羽和劉邦在滅秦后長達五年斗爭的開端,一開始從劉邦和項羽的兵力對 比,可以看出項羽占有絕對優(yōu)勢,戰(zhàn)爭的主動權(quán)在項羽手中。故事的開端是曹無傷告密。
B.劉邦本來是一個貪財好色之人,但是攻進咸陽之后,卻“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想收買人心而爭奪天下。
C.劉邦面對張良傳來的項伯密報,一時間顯得手足無措,但面對項伯時所表現(xiàn)出的一系列言行舉止又讓我們看到劉邦很有心計 ,善于隨機應(yīng)變的一面。
D.劉邦借項伯的嘴向項羽表明自己“日夜望將軍至”,“不敢倍德”,可見劉邦對項羽由衷地尊敬。來到鴻門宴后的一番道歉之詞更可以看出他對項羽非常恭順、虔誠。
【解析】選D。劉邦對項羽“由衷地尊敬”和“對項羽非常恭順、虔誠”錯。
2.翻譯文中句子。
。1)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為我唿入,吾得兄事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是誰給大王出這條計策的?
。2)您替我請他進來,我要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他。
。3)派遣將領(lǐng)把守函谷關(guān),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的出入和意外的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