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教案:《雷雨》優(yōu)秀教學設計(一)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2018-11-22 09:40:45
高二語文教案:《雷雨》優(yōu)秀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的:
1 理解戲劇中個性化的語言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
2 了解戲劇作品的特點:尖銳的戲劇沖突和個性化的戲劇語言
3 深刻認識舊社會的腐朽、黑暗和罪惡,認識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勇于斗爭、追求光明的光榮傳統(tǒng)。
重點和難點:
1、 認識尖銳的戲劇沖突和個性化的戲劇語言
2、 了解具有封建階級和資產(chǎn)階級兩重特點的周樸園在家庭和社會上的罪惡
教學方法:
1、 預習前指導學生掌握戲劇文學的特點:戲劇沖突的尖銳性;人物、事件、活動場所的集中性;戲劇語言的個性化。
2、 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要求學生了解課文的情節(jié)結構,試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 最后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四課時
布置預習:
1、 結合注釋(1)中與課文有關的情節(jié),通讀全文,了解故事情節(jié)。請將這一幕話劇分成兩“場”,并概括其內容。如有課文劇,可讓學生觀看。
2、 了解戲劇中的人物之間的關系
3、 試分析戲劇的矛盾沖突和人物性格以及戲劇的語言的個性
4、 查字典給生字生詞注音釋義
詞語補釋:
拜望: 原是敬辭,指探望。文中含諷刺的意味。
涔涔: 形容汗水不斷地下流。
諦聽: 仔細地聽。諦: 仔細。
恩怨: 恩惠和仇恨。文中偏指仇恨。
見地: 見解。
交涉: 跟對方商量解決有關的問題。文中含有辦成事情的意思。
驚愕:吃驚而發(fā)愣。 昧心: 違背良心。昧: m èi 昏,糊涂,不明白。
彌補: 把不夠的部分補足。
伺候: 在人身邊供使喚,照料飲食起居。
無賴:刁鉆潑辣,不講道理;②游手好閑、品行不端的人。
賢慧: 指婦女心地善良,對人和藹。
郁熱: 悶熱。郁: 積聚而不得發(fā)泄。
怨憤:怨恨憤怒。
一、課題導言
一個十七歲的年輕人,帶著夢幻,帶著熱情,帶著愛恨無奈,在一個殘酷的牢籠里憧憬、掙扎,最終成了一出驚心動魄的悲劇的犧牲品…… 這就是23歲的曹禺就讀清華大學時創(chuàng)作的四幕劇《雷雨》。
《雷雨》不僅奠定了曹禺先生在中國話劇史上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劇作家的地位,同時也是中國年輕的話劇藝術成熟的標志。
有人說,《雷雨》是“一出動人的戲,一部具有偉大性質的長劇。” 有人說,“說到《雷雨》,我應當告白,虧了它,我才相信中國確乎有了近代劇。” 當然也有人說,《雷雨》不過是一部多角愛情劇而已。 也許,正是因為《雷雨》里有無數(shù)個難解的謎,有深刻而豐富的內涵,才構筑了作品不可抗拒的魅力。
這是一個青年的激情之作,讓我們走近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的戲劇大師,走近《雷雨》,用激情去解讀,用心靈去感受。讓“周沖”這個年輕的被毀滅的生命帶著我們走進他生活的時代吧!讓我們傾聽戲劇家為生命發(fā)出的吶喊,看看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十七歲的年輕人和他所愛所恨的人,生活在一個怎樣殘酷的世界!
作者簡介:
曹禺,原名萬家寶,1 9 1 0 年生,湖北潛江人。他從小愛好戲劇,1 9 2 9 年進南開大學,后來又轉清華大學外語系,畢業(yè)后進清華研究院,專攻歐美戲劇文學,并從文學中汲取營養(yǎng)。1 9 3 3 年,在即將結束大學生活時,完成處女作《雷雨》。經(jīng)巴金、靳以的推薦,這個劇本在1 9 3 4 年出版的《文學季刊》上發(fā)表。 繼《雷雨》之后,又寫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蛻變》等劇本!独子辍贰度粘觥烦删妥罡,是他的代表作。在這兩個劇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藝術才能深刻地描繪了舊制度必然崩潰的圖景,對于走向沒落和死亡的階級給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擊。劇作震動了當時的戲劇界。1 9 4 2 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編成話劇,解放后,寫了《明朗的天》《膽劍篇》《王昭君》。
板書設計(見《優(yōu)化設計》第四冊第三單元):
曹禺,現(xiàn)代劇作家,原名萬家寶,湖北潛江人。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建國后,又創(chuàng)作了《明朗的天》《膽劍篇》《王昭君》和改編巴金的《家》等著名劇本。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