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同名卻不同校的大學你造嘛?千萬別報錯了
2019-04-03 20:08:59網(wǎng)絡整理
“你是哪個大學的?”
“我地大的啊。你呢?”
“我也地大的啊,你哪個地大的?”
“我是北京的。”
“哦哦,我是武漢的。”
奇怪!什么鬼!這兩個人到底在說什么?小編怎么聽不懂,不就是一個大學嗎?你倆難道不是校友嗎?
“哎呀呀~早就分家了,沒什么關(guān)系了。”
一臉懵逼的小編隨即開始查閱資料、瀏覽新聞,發(fā)現(xiàn),原來這些大學雖名字相同,但另有故事內(nèi)涵。
翻開招生計劃本,大家也會發(fā)現(xiàn)很多這樣同名的高校,比如: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礦業(yè)大學(分數(shù)線,專業(yè)設置)(徐州)和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和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這是什么情況?它們是同一所學校的不同校區(qū)嗎?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中國石油大學(華東)VS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歷史淵源:
1953年新中國成立之初,組建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1969年,學校遷至勝利油田所在地——山東東營,更名為華東石油學院。1988年,學校更名為石油大學,逐步形成山東、北京兩地辦學的格局。
如今身份:
兩所大學都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注意: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雖是同一個校名,卻完全是各自獨立的院校,各自獨立招生,各有各的招生計劃,各劃各的錄取分數(shù)線。
所以,各位考生和家長們在報志愿的時候,千萬不要將兩所學校弄混了,它們的招生要求和錄取情況可都是不一樣的呢。
比如,從新浪高考志愿通全國各大高校歷年分數(shù)線功能中查詢(點擊此處)到,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6年對北京本地理科一批的錄取最高分是627分,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6年對北京理科一批的錄取最高分卻是606分(對比如下圖)。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錄取人數(shù),也要比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錄取人數(shù)要多,2016年多出49人。
四、華北電力大學(保定)VS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歷史淵源:
學校1958年創(chuàng)建于北京,原名北京電力學院。1969年由北京遷至河北邯鄲,1970年學校由邯鄲遷到保定,更名為河北電力學院。1978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大學,同年更名為華北電力學院。
1995年華北電力學院與北京動力經(jīng)濟學院(含華北電力學院北京研究生部)合并組建為華北電力大學。
2005年10月,經(jīng)國家教育部批準,華北電力大學校部由設在保定變更為設在北京。分設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校區(qū)。兩地實行實質(zhì)性一體化管理。
如今身份:
華北電力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平臺”重點建設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注意:兩個學校雖然分開招生,但其實是總部與分校的關(guān)系。
說了這么多,想必各位考生和家長也都能明白,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幾所同名大學都已經(jīng)“分了家”,成為獨立的院校。獨立招生,各有各的招生計劃,對學生的要求也不一樣。相對應的,教育環(huán)境、學習氛圍、資源也都各有不同。
從地名上來看,上述這八所同名大學,其中有四所在北京。北京作為首都、一線大城市,當然有它獨特的資源,就地域而言,青島、徐州、武漢、保定的學校確實不如北京的學校有優(yōu)勢。但從資歷可看出,這些校區(qū)在教學、專業(yè)等方面絲毫不遜色于北京的校區(qū),有的甚至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