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紀念劉和珍君》教案三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9-08-29 23:29:24
高一語文教案:《紀念劉和珍君》教案三
學習目標:
(1)了解魯迅的生平及的時代背景。
(2)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3)根據(jù)思路,探索語句的含義和作用。
(4)了解劉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難經(jīng)過,認識反動政府的殘忍以及反動文人的下流無恥; 牢記“三·一 八”慘案的教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勤奮學習。
目標難點:
1.理清總體思路和局部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
2. 關鍵文句的理解。
學法指導:
1.朗讀法
2.討論法
知識鏈接:
魯迅是我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為《新青年》寫稿時使用的筆名。
魯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破落的大家庭里。紹興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傳統(tǒng)的地方,保留有眾多的名勝,如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留下的遺跡,近代反清女杰秋瑾從容就義的軒亭口,等等。民間還有各式各樣的戲劇演出和傳說故事。鄉(xiāng)親們最津津樂道的是兩個“鬼”:一個是“帶復仇性的,比別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強的鬼魂”——女吊;另一個是腰束草繩,腳穿草鞋,手捏芭蕉扇,富有同情心的“無常”。鄉(xiāng)土傳統(tǒng)與民間文化,深深地影響著魯迅的一生。
魯迅從小就表現(xiàn)出活潑的性格。因為外祖母家在農(nóng)村,魯迅也就有了一批農(nóng)民小朋友,一起在朦朧的月色下,劃著白色的小航船,趕去看戲;回家的路上,肚子餓了,就“偷”自家地里的豆煮了吃。魯迅還在叫做“百草園”的后園里,發(fā)現(xiàn)了大自然的無窮趣味:碧綠的菜畦,紫紅的桑椹;蟋蟀彈琴,油蛉低唱;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烏;人首蛇身的“美女蛇”的傳說……正是這樣自由的童年生活,開發(fā)與培養(yǎng)了未來作家魯迅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
6歲時魯迅告別了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拜本城中極方正、極有學問的壽鏡吾老先生為師,一直讀到17歲。在這里,他熟讀了儒家的經(jīng)典,又在課余廣泛閱讀了儒家之外的各種雜書:小說,野史,筆記……不僅關注歷史、人事,也注意觀察自然。這樣開拓了魯迅廣闊的精神空間,為魯迅以后思想與文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寬廣深厚的知識基礎。
魯迅的童年也有陰影:13歲那年,祖父因故入獄,不得不隨著全家到親戚家避難;以后父親病重,家庭生活也從小康陷入困頓。作為長子的魯迅,不得不經(jīng)常出入于當鋪與藥店,在周圍人的歧視與侮辱中,感受社會的冷酷與勢利。父親最后因庸醫(yī)的延誤而過早離世,更給少年魯迅以很深的刺激,他由此開始了對中國社會、文化、人世與人心的思考。
魯迅曾經(jīng)說雜文是“感應的神經(jīng)”,作為一種報刊文體,它的最大特點是能夠?qū)φ诎l(fā)生的社會、思想、文化現(xiàn)實作出最迅速的反應,并及時得到社會的反響。因此,它是魯迅這樣的時刻關注國家民族命運、民眾疾苦的知識分子,與他所處的時代保持密切聯(lián)系的最有效的方式。魯迅又說,雜文作者的任務,“是在對于有害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并因此把雜文分為“社會批評”與“文明批評”兩類。魯迅一生都在戰(zhàn)斗,懷著“立人”的理想,把批判的鋒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圍的對人的奴役與壓迫(民族的奴役、階級的壓迫、男性對女性的歧視、老人對少年的摧殘、強者對弱者的侵犯,等等)。他說他這樣做,并不是個人的意氣,而是為了中國與人類的“將來”,因此他的一切批評“實為公仇,絕非私怨”。魯迅的15本雜文集,就是從五四前后到30年代中期中國社會的忠實記錄,就是一部思想、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而作為一個作家,魯迅更為關注的是在歷史事變背后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的反應與變動。魯迅曾充滿自信地說:“‘中國大眾的靈魂’,現(xiàn)在是反映在我的雜文里了。”在這個意義上,魯迅的雜文就是一部活的現(xiàn)代中國人的“人史”。如果要真正了解中國的社會與歷史,特別是要了解中國人,那就讀讀魯迅的雜文吧。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要點:
(1)了解魯迅的生平及的時代背景。
(2)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內(nèi)容。
一.作者簡介:
魯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為豫才,浙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1918年5月)始以“魯迅”為筆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南腔北調(diào)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shù)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小說《祝福》、《阿Q正傳》等先后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后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以筆為武器,戰(zhàn)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現(xiàn)代文學的旗幟,是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二.探索背景:
是一篇悼念性抒情散文,寫于1926年4月1日,是為紀念在“三·一八”慘案中遇難的劉和珍烈士而寫的。
1926年初,正在中國大地進行的民族民主革命性質(zhì)的一場大革命形勢很好,帝國主義扶植的北洋軍閥段祺瑞臨時執(zhí)政府危機四伏。為了幫助盤踞東北的奉系軍閥進關消滅傾向革命的馮玉祥將軍統(tǒng)率的國民軍,日本帝國主義于1926年3月12日開出兩艘驅(qū)逐艦悍然進攻大沽口,炮擊國民軍。國民軍被迫反擊。3月16日,日本帝國主義糾集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八國公使,以最后通牒方式向北洋政府提出撤除大沽口國防設施等無理要求。為了反對帝國主義這種侵犯中國主權的行為,北京各界人民于3月18日在天安門集會,會后結隊赴段祺瑞執(zhí)政府請愿,要求政府拒絕八國通牒。段祺瑞執(zhí)政府竟令衛(wèi)隊開槍射擊請愿群眾。當場死47人,傷123人,魯迅的學生劉和珍也在遇害之列,是為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
慘案發(fā)生后,反動政府走狗文人誣蔑請愿群眾為“暴徒”,是“自蹈死地”等等;并將殺人的罪責推在他們所說的“民眾領袖”身上,說“民眾領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當然不下于開槍殺人者”。
噩耗傳來時,魯迅正在寫雜文《無花的薔薇之二》。剛寫完三節(jié),聽到慘案消息后,他怒不可遏,感到“已不是什么寫‘無花的薔薇’的時候了”。因此,在《無花的薔薇之二》的后六節(jié)里,魯迅將“投槍”與“匕首”的鋒芒直接指向反動政府。他寫道:“如此殘虐險狠的行為,不但在禽獸中未所曾見,便是在人類中也極少有的”;“這不是一件事的結束,是一件事的開頭。墨寫的謊言,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血債必須用同物償還。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他還在文章的末尾特地注明寫的時間,并把3月18日稱為“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
繼《無花的薔薇之二》之后,魯迅就這次慘案寫了《死地》、《可慘與可笑》、《空談》。4月1日,又寫了情文并茂的《記念劉和珍君》。(這幾篇文章均見于《華蓋集續(xù)編》)。
三、讀準字音
徘徊pái huái 長歌當哭dànɡ
菲薄fěi bó 躊躇chóu chú
桀驁jié ào 黯然àn
噩耗è 肆無忌憚è
喋血dié 攢射cuán
屠戮lù 和藹ǎi
浸漬 zì 殞身不恤yǔn xù
洗滌dí 緋紅fēi
尸骸hái
四、通讀全文,理清總體思路
1、 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語句?如何理解這句話?作者為什么一再強調(diào)?
2、 分析第二大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樣的思路布局的?
3、試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
4. 試歸納總結全文思路:
五、互動探究
思考一:劉和珍是怎樣的一位青年?
思考二: 從全文來看,作者寫作這篇文章的意義有哪些?
六.課堂練習:分別用一句話概括七個部分的內(nèi)容。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