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教案:《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案四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9-09-16 20:06:29
高一生物教案:《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案四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識記并理解氨基酸的結構通式
2.使學生識記并理解脫水縮合
3.使學生識記并理解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多樣性和功能的多樣性
4.使學生認識到,發(fā)揮想象力,自主學習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二、教學重點
1.氨基酸的結構通式
2.脫水縮合
3.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多樣性和功能的多樣性。
三、教學難點
1.氨基酸的結構通式
2.脫水縮合
3.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多樣性和功能的多樣性。
四、教材分析:蛋白質的教學是本節(jié)乃至本章的重難點,本節(jié)教學的成敗將直接影響第一冊第三章中“酶的特性”和第二冊中DNA的表達的教學,筆者建議如下處理: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
引入至關重要,可以說,本節(jié)教學中引入成功就將預示著整節(jié)教學的成功。
教材上直接從蛋白質的含量引入,我認為這樣對學生的感性認識所起作用不大,因為到此為止,學生對蛋白質的認識還是一片空白,頭腦里沒有任何有關蛋白質的印象。鑒于學生已學過糖類中的多糖,所以可以利用多糖以提問的方式從氨基酸進行引入,先讓學生對蛋白質有一個感性認識。我如下設計: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問題1:同學們想象一下,多糖中的淀粉可以水解為多個單糖,也就是說,淀粉是由很多的單糖通過“一定的方式”連接而成的,而這個“一定的方式”在化學中已經(jīng)有過了解,那么,請問,蛋白質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待學生想一會,并觀察一會學生的想象的結果后進行總結。(由于本問題問得較籠統(tǒng),所以宜趕快作出答復)
自答:其實,蛋白質也和多糖類似,也是由一些基本單位通過“一定的方式”連接而成。
問題2:請問,多糖的基本組成單位是些什么?
(在這個過程中,部分學生會想,連多糖都有基本組成單位?)
總結性答案:他們是一些單糖
問題3:(本問題要緊接上一問題,而且要快)那么請問,蛋白質的本組成單位是什么?是“單蛋白質”嗎?(故意示錯)
(看過書的學生可以將本問題答出來)
回答:當然不是,是氨基酸!
(至此為止,我相信引入是成功的,但要利用好這個引入,須得馬上提問,進入正文)
問題4:再請問,氨基酸又是什么樣子?(用一分半鐘的時間讓學生觀察教材上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待學生觀察完后,先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幻燈投影或出示氨基酸結構通式的大圖,然后帶領學生回答這個問題。為了讓學生能容易地記住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在觀察圖的過程中可作如下表述回答)
回答并問:既然叫做氨基酸,那么是不是應該有個氨基呢?
回答并問:是的。既然叫做氨基酸,那么是不是應該有個帶顯酸的部分呢?有的話叫做什么?
回答并問:有的,叫做羧基。他們是怎樣進行連接的呢?
回答的過程中作強調(diào):氨基酸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同時還有一個-H,連接在同一個C上,而C周圍應有四個鍵,因此,還有一個鍵應該連上其它基團,它就是-R,而這個-R就象解方程中的“未知數(shù)”,可以是-CH3,也可以是-CH2-CH3,還可以上其它的基團。
(寫出幾種氨基酸進行比較,然后作如下提問。)
敘述并問:我們從所有的氨基酸中可以看出,所有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中-H,-COOH,-NH2均相同,只有-R就象“未知數(shù)”,那么請問,在所有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中,-R究竟有多少種可能性?
此問題學生不一定能回答,教師可等學生思考一會后總體回答:20種左右。
(至止,氨基酸學習完畢,但應與化學進行聯(lián)系,并強調(diào)我們所接觸的氨基酸只是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叫做α氨基酸,也就是天然氨基酸,事實上除了α氨基酸外還有其它的氨基酸,但是,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只能是α氨基酸)
對氨基酸學習完后,可以很自然的轉入蛋白質合成的學習。
問題5:現(xiàn)在我們知道,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那么,氨基酸是怎樣形成蛋白質的呢?
(本問題讓學生看書,看完書后,配以《脫水縮合》的動態(tài)課件和學生一起分析蛋白質的合成。)
回答:是通過脫水縮合的方式進行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定的方式”,我們現(xiàn)在就來仔細看看脫水縮合是怎樣進行的。
(在學習過程中強調(diào)脫水縮合中,脫水就肯定有水脫落下來,縮合就是脫水后剩下的殘基連接在一起,也即“縮在一起”。同時強調(diào),是其中一個氨基酸中的-COOH脫-OH,另一個氨基酸中的-NH2脫-H,就可脫下一個水分子來,而剩下的-CO-和-NH-就可連接成-CO-NH-,并重重敲擊黑板,大聲說出:這就是“肽鍵”,因為,到這個時候,有些學生的精神可能已有些疲了,重重敲擊黑板可以提起學生的精神來。)
(學生掌握以上知識時,已有些耗費精力,所以以下的課應以輕松的語調(diào)進行,并且可視課堂情況,插入一個與教學活動有關的小故事以緩解學生的壓力)。
接著如下提問,引入蛋白質的元素組成:
問題6:既然蛋白質是由氨基酸脫水縮合成的,請同學們觀察一下,氨基酸上有哪些元素?
回答:C,H,O,N。
總結性問:所以蛋白質主要是由哪些元素構成?
(這次學生會很輕松地回答得出:C、H、O、N。)
回答:除C、H、O、N外,少數(shù)的蛋白質還含有P和S等元素,有的也含得有Fe、Mn、Cu、Zn、I等元素。
接下來可以明確告訴學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需要討論,讓學生討論如下問題:
問題7:蛋白質是兩個氨基酸構成的嗎?不是的話由多少個構成?
回答方法:學生討論完畢后,請幾個學生談談他們的觀點,然后再投影《多個氨基酸合成一條肽鏈》的課件進行學習,學生恍然大悟,明白多個氨基酸是合成肽鏈。
此時學生的頭腦中肯定存在一條肽鏈就是蛋白質的認識,我們就誘生深入,故意犯錯。
問題8:我們知道,一條肽鏈就是一個蛋白質!(停頓一下,再提高聲音問“是嗎?”)
一般來說,學生都會張口結舌,不敢回答。教師可以直接向學生強調(diào)“有的是有的不是”,為什么有的是有的不是呢,直接引導學生一起觀看《多條肽鏈形成蛋白質》的課件,同時也強調(diào),有的蛋白質就是由一條肽鏈構成。而一條肽鏈由兩個氨基酸合成的叫二肽,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的氨基酸合成的叫多肽!(這里不用多花時間去講解二肽多肽的內(nèi)容,因為較簡單易懂。)
現(xiàn)在可以進入蛋白質分子量的學習,但不用多花時間,可以通過講述的方式帶過,講述如下:
既然蛋白質一般都是由很多個氨基酸分子構成,每個氨基酸分子量已經(jīng)不小,從而我們知道,蛋白質分子量是很大的,大約從幾千一直到100萬以上。舉教材中例子加以說明。
通過以上敘述,平穩(wěn)過渡到蛋白質的種類學習。
問題9:蛋白質由氨基酸脫水縮合合成,多個氨基酸形成肽鏈,請問,蛋白質是直鏈的還是平面的或者是其它狀態(tài)?
(讓學生想象后,投影胰島素空間結構圖,將學生的想象引導到空間構型上來。并回答)
問答:是具有多級空間結構的,如胰島素具有四級結構。(這里不宜對蛋白質的多級結構展開論述)
利用以下問題,自然地進行蛋白質種類的學習:
問題10:9(這個數(shù)字可任舉)個氨基酸和20(這個數(shù)字可任舉)個氨基酸所合成的蛋白質是不是同種蛋白質。
(這個問題極為簡單,目的是為引出蛋白質種類)
回答:不是(此處學生回答定是極為響亮,可以乘機夸獎學生一番,讓學生一笑作罷,課堂氣氛可稍活躍一些)
敘述并問:也就是說只要氨基酸種類不同,構成的蛋白質就不同,請同學們再想一下,是不是只有氨基酸的數(shù)目不同才會導致蛋白質的不同?
讓學生閱讀教材,然后結合數(shù)學中的排列組合以問答的形式學習導致蛋白質種類多樣的原因。并總結,書寫出。通過以下問題過渡到蛋白質的功能學習:
問題12:那么多種蛋白質究竟有些什么用處呢?
學生閱讀教材后進行總結(若是上復習課,這個地方大知識可掘),提出一些新名詞,為以后的教學打下一定的基礎。
最后,以POWERPOINT投影板書的方法總結復習本課內(nèi)容,板書如下:
板 書
(三)蛋白質
1.元素組成:C、H、0、N(少量含P、S)。
2.相對分子質量:高分子化合物。
3.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投出通式)
4.合成方式:脫水縮合:
5.分子結構:
脫水縮合
氨基酸———→肽鏈(一條或多條)
盤曲折疊
———→蛋白質。
6.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
7.蛋白質功能的多樣性:
教學反思:
通過這種問題和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方法進行教學,思路較清晰,學生掌握知識較好較快,且課堂進行中學生思考和反饋的時間較多,但還有許多過渡處需要改進。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