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線名師解讀高考作文:就是考做人
2020-07-08 09:45:01紅網(wǎng)
今年湖南高考采用全國卷1,語文作文題是材料作文,圍繞齊桓公、管仲、鮑叔寫一篇發(fā)言稿。語文考試一結束,紅網(wǎng)第一時間邀請語文名師對作文題進行解析,快來看看吧。
考作文就是考做人
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長沙同升湖實驗學校教師 陶妙如
我對這道作文的感覺有三感:形式上有親近感、內(nèi)容上有厚重感、選拔上有區(qū)分感。
形式上有親近感
班級讀書會,應該是每個班每位學生都進行過經(jīng)歷過,線上線下,熟悉自然。
“情境化,語文高考命題的手段。”這是我在2020年4月7日,受中國教研網(wǎng)之邀為2020年考生作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對2020年語文學科高考命題趨勢的影響分析”中的一個觀點。
這道作文題,呈現(xiàn)情景,設置情景,由班級讀書會拉近古今距離,用發(fā)言稿(應用性)來引導學生參與其中,自然而然會讓學生有人卷合一之感。
1998年高考生黃志玲(教育工作者)看到考題這樣說:
我覺得在當前的世界格局中,我們要體現(xiàn)中國的大國擔當啊,講好中國故事,從歷史中去挖掘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這個作文素材本身就是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就體現(xiàn)了我們的歷史文化的傳承。這個事件教材中有,學生是熟悉的。
高考的公平性、普適性、專業(yè)性自然落實。
內(nèi)容上有厚重感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既是對文化的傳承,也是對文化的創(chuàng)新。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不僅僅是政治,更是做人的根本,傳統(tǒng)文化怎么學,為什么要學,怎樣落實,怎樣去用?這道題給了方向。
1993年高考生柳理(新聞工作者)看到作文題后給我短信:
齊桓公為什么連仇人都敢用?心大才能成事。
鮑叔為什么不搶C位?功成不必在我。
管仲為什么替昔日仇人賣命?我的命運我做主。
“立德樹人”“導向教學”就這樣巧妙地滲入了高考試卷。
選拔上有區(qū)分感
考場作文,是一種對話,表層是與閱卷者的對話,其實是與自己的對話。讀書讀人還得讀自己。高考是評價過去、預估未來的一種方式,他是對考生之前所學的評價,也是對其未來所能承重的相對公平的一種預測,他是一次分水嶺。高考是有層次的。
國家需要什么人?
2005年高考生劉少玉(法律工作者)看到作文題后這樣說:
當領導的,要像齊桓公一樣有容人的心胸,天下都是我的,那最大的權利不是讓人死,而是讓人活。帶領一個團隊開創(chuàng)一片天地,須知人,納諫,用能,用賢;當輔臣的如鮑叔,也要有識人的本事和舉能的心胸;而管仲,安身立命之本就是自身經(jīng)世之才,加強自己的業(yè)務能力。
要寫好這篇作文,需從知識到常識,從常識到學養(yǎng),從學養(yǎng)到學識。這充分體現(xiàn)了考題的層次性,從而實現(xiàn)高考的公平性和選拔性。
這道作文題呈現(xiàn)了大視野大格局大情懷大擔當大學問。
一次不折不扣的傳統(tǒng)文化的回歸
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語文教研組長 傅應湘
今年的一卷高考作文題,從材料特點看,可以說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回歸——回歸傳統(tǒng)文化,具體指向為“讀史使人明智”。這則敘述性材料,主要參與元素為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的作為及特點可表述為:桓公遇險“裝死逃脫”,足見其機智,為君“任人不避敵”,足見其襟懷宏闊,這些品質(zhì)與他終成“五霸之首”密切相關;管仲前有“阻擊射殺”,盡其人臣之責,無可厚非,后得桓公“重用”,傾心盡力,成就齊國霸業(yè),可謂得其所、盡其才;鮑叔不僅“知人薦能”,且愿“甘居其下”,其家國至上、謙遜淡泊的特點顯而易見。眾人一臺戲,各有角色,各有戲份,也各有特點。材料內(nèi)涵豐富,為學生的作文提供了足夠多的立意角度與個性選擇。
貫徹“樹德立人”的育人宗旨,是作文命題的前提與基礎;仨鴼v史,觀照歷史,燭照現(xiàn)實,吸收養(yǎng)料,實為命題之初衷,也是近年各類作文命題之亮色。材料中主要人物身上,不僅閃爍著人性的光輝,也凸顯生存智慧、治國才具,無一不能為今所用,為我所用。
從寫作要求看,一則頗有“情境感”:“班級座談”“展開討論”,要求考生在真實具體的情境中展開思維;二則頗有“應用感”:“對哪個感觸最深”“結合你的感受與思考”“寫一篇發(fā)言稿”,強調(diào)框架內(nèi)區(qū)間內(nèi)的實際應用,這一點與2019年類似,切實貫徹了高考語文評價體系的具體要求。
考生要表達“自己的一面”
作文教育專家、高考滿分作文得主、麥田格創(chuàng)始人 李卓
如果考生熟悉“管鮑之交”,這篇文章的立意一下就出來了。
簡單介紹管仲和鮑叔牙的幾個故事:
◇管仲和鮑叔牙合伙做買賣。管仲家里窮,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可是到分紅的時候,他卻要多拿。鮑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興,罵管仲貪婪。鮑叔牙卻解釋說:“他哪里是貪這幾個錢呢?他家生活困難,是我自愿讓給他。”
◇管仲曾經(jīng)帶兵打仗,進攻的時候他躲在后面,退卻的時候他卻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愿再跟他去打仗。鮑叔牙卻說:“管仲家里有老母親,他保護自己是為了侍奉母親,并不真是怕死。”鮑叔牙替管仲辯護,極力掩蓋管仲的缺點,完全是為了愛惜管仲這個人才。管仲聽到這些話,非常感動,嘆口氣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牙。”
◇后來,管仲輔佐公子糾,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而在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的奪位之爭中,管仲曾差點一箭射死公子小白。當公子小白登上帝位后,本來要嚴懲管仲,但鮑叔牙力薦管仲,而公子小白(齊桓公)不計前嫌,用管仲為相,終成大業(yè)。
個人認為以齊桓公或鮑叔牙為突破口,會比以管仲為突破口容易得多。鮑叔牙——胸懷寬廣、包容、無私、懂得欣賞他人;齊桓公——胸懷豁達、知人善任。
主要注意的重點難點是:發(fā)言稿只是一個殼。里面的內(nèi)容,講故事(記敘文、小說)也可以,講道理(議論文)也沒問題,文采飛揚地講道理談感想(議論性散文)也很好。有一個發(fā)言稿的格式就行,內(nèi)容才是核心。
另外,文學就像一枚硬幣,一面是世界,是宇宙,一面是語言,是文字,而中間還有一個小小的面,那就是我們自己。對于每個考生來說,自己的這個面很容易被忽視——很多考生總是不自覺地站在了局外,自己的態(tài)度、觀點、情感都表達得不夠充分。寫作本質(zhì)上就是一個觀自我、觀眾生、觀天地的過程,從哪里“觀”出去?從自己的眼睛,而不是你所認為的那個“智者”的眼睛。所以,對胸懷等主題的理解,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無論怎樣旁征博引,最終自己的生命體驗、感悟要浮出水面。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