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教案:《陳情表》 13(2)
來源:網(wǎng)絡轉載 2024-10-10 20:10:00
生:亡國踐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
幻燈顯示5:李密最后還是選擇了留在祖母身邊,他用了怎樣的說理藝術去感化皇帝的呢?
生:他用了重復述說他與祖母的感情。
師引導:重復幾層,各表明什么意思?層次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三層,第一層述說與祖母的關系是相依為命,二人不可或缺;第二層用兩人的年齡告訴皇上祖母光景不長,
在人生70古來稀的社會,96歲已是極壽了;第三層以烏鴉反哺例子,動物尚能知孝,久病床前怎能無孝子。三層之間呈遞進關系,層層剖析,多次強調。
師引導:在去與不去之間,你聽到了李密內(nèi)心怎樣的掙扎?
生:去吧,圣旨催得急,去嗎?祖母的湯藥誰人侍奉?
生:去吧,為了光宗耀祖,為了優(yōu)越的俸祿,去嗎?祖母又咳嗽了。
生:去吧,前途要緊,能去嗎?祖母已經(jīng)96歲,我不能沒有她!
一層層的鋪設,引導學生一層層的思考,讓他們理解李密平淡的文字后面唱出的深沉的孝之歌。全班頓時一片寂靜,大家陷入對李密的同情之中,也理解了作者文字背后更深沉的東西。
自我反思:
1.《語文新課程》強調“人文性和知識性的統(tǒng)一”,所謂人文性,不僅落腳在教學方式的改變上,更重要的是對學習主體——學生的人格塑造上。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的目的是使學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本文打破了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只停留在字詞的講授上,課前提前布置學生預習,解決了文言字詞的障礙,教師把課堂的時間花在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對情感的體會和把握上,使得整節(jié)課充滿生命力,充滿探究與思考。教案設計非常實在,緊扣文本;很有思路,引導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
2.本課試圖通過教學,喚起學生對親情的感受,設置情境,讓學生挖掘到文字背后的淚水。從學生的作業(yè)中可以看出本節(jié)課在教師的成功引導下,學生在自己構筑的畫面里真情流露,整節(jié)課以孝穿情,完成既定的三維目標,也帶來情感上的共鳴,真正使學生走進了文本,用心靈觸摸了文學形象。
3.課堂設計可以進行適當調整,應該把自己平時對家人的態(tài)度拿來和李密做比較,比如“當媽媽生病時,你又剛好遇到升學考試,那么你會怎么處理?”這一問題穿插其中,引發(fā)他們的討論,這樣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情感。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