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外地求學必須知道的事兒
2024-10-12 11:11:29網(wǎng)絡整理
南部篇(代表城市:廣州、廈門)
飲食喜清淡,要過語言關
廣州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大學等高校,是湖南學生較為集中的一大城市。廣州在長沙南部,一年四季氣溫都比較高,夏天會有些悶熱,冬季則很短。“如果遇到暖冬的話,穿件短袖都可以過圣誕。”在廣州大學呆了4年的諶同學如是說。
不得不提到的是廣州的飲食。與湖南不同,廣州的食物普遍比較清淡,“吃的東西一般都是煮和燉的,吃食物本身的味道,調料基本只有醬油和鹽”。很多湖南人一下可能不會習慣,因此最好能帶點剁辣椒之類的東西去。而在語言關上,諶同學表示,最好能掌握粵語,“女生適應粵語很快,一年完全可以解決。我大概用了近兩年。”
南部的另外一個代表城市是廈門。正在廈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李同學告訴記者,廈門的氣候非常好,偏海洋性氣候,比長沙感覺更涼爽一些,冬季比較濕冷。另外,當?shù)貧夂蚴谷说纳眢w特別容易上火,“喝水都上火”,也正是因為這樣,廈門本地的飲食也以清淡為主,食物“普遍沒什么味道,有時候會偏甜”。李同學特別指出,從湖南到廈門的交通不是特別方便,應根據(jù)自己的行程盡早做好規(guī)劃。
當?shù)靥厣顒樱耗蠂鴷愎?jié)、廣州美術館活動(廣州);不定期的沙灘派對(廈門)。
北部篇(代表城市:北京、哈爾濱)
氣候干燥寒冷,飲食不用愁
北京是全國高校密度最高的地方。在中國礦業(yè)大學就讀的劉同學說:“氣候干燥是最不習慣的,很多南方學生剛來北京都會流鼻血。”冬天暖氣雖好,不過,室內(nèi)空氣也因此會特別干燥。劉同學告訴記者,她和同學發(fā)現(xiàn)一個小偏方“用最便宜的那種眼膏擦在鼻子里,或者在睡覺的時候搭塊毛巾在床邊都有緩解空氣干燥的效果”。另外,還可以帶點潤膚品之類的東西。
在北京讀大學,飲食方面可能會比去廣州、廈門好些。北京市內(nèi)有包括湘菜館在內(nèi)的各類餐館,許多高校的食堂也是諸多菜系俱全,當然有湘菜。
去東北讀書的湖南學子也不在少數(shù)。傳說中的極寒之地,湖南學子能否適應呢?對此,黑龍江大學彭同學說,哈爾濱冬季干冷,不過感覺沒有實際氣溫那么嚇人。但是,一定要記得護住膝蓋,否則的話容易得老寒腿之類的毛病。在那里要用的保暖用品,在湖南基本是買不到的,“必須到當?shù)夭拍苜I到真正實用的”。
飲食方面,剛去的時候可能不習慣,但是東北的食物十分養(yǎng)人,彭同學自己就從65公斤增長到了90公斤。對于湖南人來說,語言也是非常重要的關卡。彭同學坦言,哈爾濱以北方人居多,“他們對于南方口音多少有點歧視,但是不要有心理壓力,只要積極糾正就能較好地融入當?shù)厝说纳?rdquo;。
當?shù)靥厣顒樱好缘?草莓音樂節(jié)、各類志愿組織、不定期話劇演出(北京);冰雪節(jié)(哈爾濱)。
東部篇(代表城市:上海、杭州)
氣候好適應,吃辣并不難
上海擁有很多優(yōu)質的高等學府,也是湖南學子集中的城市之一。上海的氣候其實與湖南差別不大,不過夏天的時候受臺風的影響更為明顯。正在上海交通大學學習的陽同學表示,在氣候飲食方面都覺得比較好適應,在學校食堂里基本各種口味俱全,川菜、湘菜分布很廣,在上海想吃辣絕對不是問題。而對于“上海人排外”這一傳播甚為廣泛的觀點,陽同學表示,由于大部分時間他都呆在學校,感覺并不明顯。“湖南學生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練好普通話,便于交流。”他說。
東部的另一重要城市——杭州的城市環(huán)境自不用說,氣候則與上海差不多。在杭州學習四年現(xiàn)已在那里工作的楊同學告訴記者,剛到杭州讀書時不太適應的是食無辣味,不過大學城周圍許多小館子能很好地補充口味,想吃辣味也不是難事。
當?shù)靥厣顒樱篎1賽車、網(wǎng)球上海大師賽、斯諾克(上海);國際動漫節(jié)、西湖博覽會(杭州)。
相關閱讀:
西部篇(代表城市:成都)
成都話好懂,適應很容易
成都是西部為數(shù)不多的高校密集區(qū)之一。成都的冬夏比長沙更溫和一些,氣候變化沒有那么大。到了美食之鄉(xiāng)——四川,恐怕誰也不會被虧待,對于“無辣不歡”的湖南人來說必然不會失望。
而提到成都和長沙的對比,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讀大二的柳同學認為,兩個地方差異并不是很大,而且“成都話很好懂,作為旅游城市,人都很熱情,也不排外”,因此,如果是去成都念書,湖南學子適應起來應該不是難事。
當?shù)靥厣顒樱撼啥济朗彻?jié)。
記者手記
帶瓶剁辣椒,大膽出發(fā)
在采訪中,記者更多的是向各地的學長們了解生活層面上的東西,以便為新生們提供參考。但是,大學最重要的還是學習和實踐——學好專業(yè)課程、參加學校的社團組織、當?shù)氐闹驹刚邊f(xié)會等,為將來步入社會打好基礎。
事實上,由于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迅速,在物質層面上,現(xiàn)在新生們并不需要做過多的準備,家長們也不必過于擔心自己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對于馬上要赴外地求學的湖南學子來說,只要準備好必要的行李,外加一瓶剁辣椒,就可以帶著你的夢想大膽出發(fā)了。
溫馨提醒
學長:記得帶好和購買這些東西
出發(fā)前要帶的物品
證件類:錄取通知書、成績單、高考準考證、身份證、黨或團組織關系證明;
錢或卡:學校寄錄取通知書時一起寄來的銀行卡、電話卡、飯卡等。近期的生活費和坐公交車可能要用到的零錢;
電器類:手機、電腦、電吹風、剃須刀、相機;
小物品:剪刀、紙巾、風油精、毛巾;
其他:有心的新同學可以帶一些湖南的特產(chǎn)去學校。
到校后再買的物品
衛(wèi)生間用品:紙巾、沐浴露、洗發(fā)水、香皂、毛巾、掛鉤、牙刷、牙杯、牙膏等;
書桌用品:臺燈、儲物盒、柜子用的鎖、多用插座、書夾、水杯等;
陽臺用品:衣架、晾衣竿等。
老師:提前給自己安排好學業(yè)規(guī)劃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王洪波老師從事多年學生工作。他說,新生剛入學時,往往對高校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社會工作等方面都不了解。例如不會選課,有的人找不到食堂、浴室,不能很快地適應大學的生活狀態(tài)。另外,大學生活要求學生有充分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學習的能力,除了參加課程學習之外,還要參與一定的社會活動和學校的社會工作,如社團活動等,這就要求新生要充分了解學校,了解環(huán)境。而這些,可以從老師或學長那里獲得幫助或有效的信息。同時,新生應盡快熟悉新的班集體和新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他還建議家庭經(jīng)濟暫時困難的新生,“要及時了解所在高校的獎、助學政策,及時按照學校的規(guī)定申請獎、助學金”。
同時,王老師提醒大學新生們,“要盡量提前合理安排個人的學習計劃、學業(yè)規(guī)劃。本科畢業(yè)的目標是就業(yè)、考研或出國深造,而要實現(xiàn)這幾種目標,在本科學業(yè)規(guī)劃時是不同的。”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