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2023-2024學(xué)年高二語文上學(xué)期期末考點大串講文言文閱讀解析版(二)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2024-12-25 19:11:54
統(tǒng)編版2023-2024學(xué)年高二語文上學(xué)期期末考點大串講文言文閱讀解析版(二)
九、閱讀文言文,完成各題。
文段一:
屈平既絀,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幣委質(zhì)事楚,曰:“秦甚憎齊,齊與楚從親,楚誠能絕齊,秦愿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張儀詐之曰:“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楚使怒去,歸告懷王。懷王怒,大興師伐秦。秦發(fā)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斬首八萬,虜楚將屈匄,遂取楚之漢中地。懷王乃悉發(fā)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zhàn)于藍田。魏聞之,襲楚至鄧。楚兵懼,自秦歸。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張儀而甘心焉。”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shè)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懷王竟聽鄭袖,復(fù)釋去張儀。是時屈平既疏,不復(fù)在位,使于齊,顧反,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 ”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ü(jié)選自《屈原列傳》)
文段二:
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遣楚王書曰:“始寡人與王約為兄弟,盟于黃棘,太子入質(zhì),至歡也。太子陵殺寡人之重臣,不謝而亡去,寡人誠不勝怒,使兵侵君王之邊。今聞君王乃令太子質(zhì)于齊以求平。寡人與楚接境,婚姻相親。而今秦、楚不歡,則無以令諸侯。寡人愿與君王會武關(guān),面相約,結(jié)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楚王患之,欲往恐見欺,欲不往恐秦益怒。昭雎曰:“秦,虎狼也,有并諸侯之心,不可信也!”懷王之子子蘭勸王行,王乃入秦。……秦人留之。楚大臣患之,乃相與謀曰:“吾王在秦不得還,要以割地,而太子為質(zhì)于齊。齊、秦合謀,則楚無國矣!”欲立王子之在國者。昭雎曰:王與太子俱困于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詐赴于齊。齊湣王召群臣謀之,或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齊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質(zhì)而行不義于天下也。”其人曰:“不然。郢中立王,因與其新王市曰:‘予我下東國,吾為王殺太子。不然,將與三國共立之。’”齊王卒用其相計而歸楚太子。楚人立之。
十八年,楚懷王亡歸。秦人覺之,遮楚道,懷王從間道走趙。趙主父在代,趙人不敢受。懷王將走魏,秦人追及之,以歸。十九年,楚懷王發(fā)病,薨于秦,秦人歸其喪。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諸侯由是不直秦。
臣光曰:“甚哉秦之無道也,殺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競也,忍其父而婚其仇。嗚呼,楚之君誠得其道,臣誠得其人,秦雖強,烏得陵之哉!故人主不務(wù)得道而廣有其勢,是其所以危也。"
。ü(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秦并六國》)
40.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斷句,請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標號涂黑。
王與太子A俱困B于諸侯C而今又倍王D命E而立F其庶子G不宜H乃詐I赴于齊
4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絀,同“黜”,指罷免官職,與之意同的還有“罷”“奪”“去”“擢”等詞語。
B.從,同“縱”,合縱,聯(lián)合抗秦,與“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的“從”意思不相同。
C.質(zhì),即作人質(zhì),作抵押品,與《屈原列傳》中“厚幣委質(zhì)事楚”的“質(zhì)”意思不相同。
D.婚姻,指兒女親家,與《鴻門宴》中“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的“婚姻”意同。
4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秦昭王寫信給楚懷王說明秦楚的關(guān)系,并希望和他相會。楚懷王看到信后,想赴會,但又不敢去,內(nèi)心猶豫不決。
B.昭雎與子蘭對楚懷王前去秦國一事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但最終楚懷王聽取了子蘭的勸說,去了秦國,結(jié)果在秦國人被扣留。
C.楚懷王從秦逃跑卻被發(fā)現(xiàn),秦國人封鎖通往楚國的路,懷王只好逃到趙國,但趙國人不敢接納他,懷王最后被秦國人追上。
D.楚懷王發(fā)病去世后,楚人將他的靈柩送回楚國。楚國人都非常哀憐他,對其死感到很悲傷。從此楚國不再尊重秦國。
4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shè)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
。2)太子陵殺寡人之重臣,不謝而亡去,寡人誠不勝怒,使兵侵君王之邊。
44.司馬光認為楚懷王沒有掌握正確的治國之道,請從文段一概括具體事例。
【答案】40.CGH 41.A 42.D 43.(1)(張儀)到了楚國,又趁機送豐厚的禮物給楚國當權(quán)的臣子靳尚,讓他在懷王寵姬鄭袖面前說假話。
。2)太子欺凌殺死我的要臣,竟不道歉就逃走了,我確實憤怒之至,便派軍攻打您的邊境。 44.①貪圖秦國六百里土地。
、谳p信張儀而與齊絕交。
、叟p率發(fā)兵攻秦,以致楚將被擒,楚兵被斬首八萬。
④內(nèi)惑于寵姬鄭袖、寵臣靳尚,放走張儀。
【解析】40.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君王和太子都被困在別的諸侯國,現(xiàn)在我們又違背君王的意旨去擁立他的庶子,不合適。”于是假稱楚懷王去世到齊國去迎太子回國。
“王與太子”作主語,“困”作謂語,“于諸侯”是“困”的后置狀語,狀語后斷開,即C處;
“而”連接“倍王命”和“立共庶子”,結(jié)構(gòu)緊密,中間不能斷開,在“立共庶子”后斷開,即G處;
“不宜”前省略代詞主語,即這種做法不合適,在“不宜”后斷開,即H處。
故選CGH。
41.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
A.錯誤。“擢”的含義是“提拔”。
B.正確。“從”,同“縱”,合縱,聯(lián)合抗秦。/向。句意:齊國和楚國結(jié)成合縱聯(lián)盟互相親善。/拿著經(jīng)書向鄉(xiāng)里有道德學(xué)問的前輩請教。
C.正確。“質(zhì)”,作人質(zhì),作抵押品。/“禮物或信物”。句意:您派太子來(我國)做人質(zhì)。/用厚禮和信物呈獻給楚王。
D.正確。句意:相互通婚結(jié)為兒女親家。/劉邦捧上一杯酒向項伯祝酒,約定作兒女親家。
故選A。
42.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D.“楚國不再尊重秦國”錯,“楚國”應(yīng)為“諸侯國”,原文是“諸侯由是不直秦”,各諸侯因此不再認為秦國有理。
故選D。
43.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和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如”,到達;“因”,趁機;“幣”,名詞作動詞,送……禮物;“詭辯”,說假話;“設(shè)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于懷王之寵姬鄭袖設(shè)詭辯”。
。2)“陵殺”,欺凌殺死;“謝”,道歉;“誠”,確實。
44.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
①由原文“曰:‘……秦愿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貪”可知,楚王貪圖秦國六百里土地。
、谟稍“信張儀,遂絕齊”可知,楚王輕信張儀而與齊絕交。
③由原文“泰發(fā)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斬首八萬”可知,楚王怒而輕率發(fā)兵攻秦,以致楚將被擒,楚兵被斬首八萬。
④由原文“懷王竟聽鄭袖,復(fù)釋去張儀”可知,楚王內(nèi)惑于寵姬鄭袖、寵臣靳尚,放走張儀。
參考譯文:
文段一:
屈原已被罷免,后來秦國準備攻打齊國,齊國和楚國結(jié)成合縱聯(lián)盟互相親善。秦惠王對此擔憂。就派張儀假裝脫離秦國,用厚禮和信物呈獻給楚王,對懷王說:“秦國非常憎恨齊國,齊國卻與楚國合縱相親,如果楚國確實能和齊國絕交,秦國愿意獻上商於之間的六百里土地。”楚懷王起了貪心,信任了張儀,就和齊國絕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國接受土地。張儀卻說:“我和楚王約定的只是六里,沒有聽說過六百里。”楚國使者憤怒地離開秦國,回去報告懷王。懷王發(fā)怒,大規(guī)模出動軍隊去討伐秦國。秦國發(fā)兵反擊,在丹水和淅水一帶大破楚軍,殺了八萬人,俘虜了楚國的大將屈匄,于是奪取了楚國的漢中一帶。懷王又發(fā)動全國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國,交戰(zhàn)于藍田。魏國聽到這一情況,襲擊楚國一直打到鄧地。楚軍恐懼,從秦國撤退。齊國因為懷恨楚國,不來援救,楚國處境極端困窘。
第二年,秦國割漢中之地與楚國講和。楚王說:“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張儀就甘心了。”張儀聽說后,就說:“用一個張儀來抵當漢中地方,我請求到楚國去。”到了楚國,他又用豐厚的禮品賄賂當權(quán)的大臣靳尚,通過他在懷王寵姬鄭袖面前編造了一套謊話。懷王竟然聽信鄭袖,又放走了張儀。這時屈原已被疏遠,不在朝中任職,出使在齊國,回來后,勸諫懷王說:“為什么不殺張儀 ”懷王很后悔,派人追張儀,已經(jīng)來不及了。
文段二:
秦人攻打楚國,奪取八座城池。秦王派人送信給楚王說道:“當初我與大王約為兄弟,在黃棘立盟,(您)派太子來(我國)做人質(zhì),(彼此)關(guān)系非常融洽,(誰知)太子凌辱殺害了我的重要的臣子,不道歉就離開了,我實在氣憤難忍,派兵攻打了您的邊境,F(xiàn)在(我)聽說大王讓太子到齊國充當人質(zhì)以求和解。我國與楚國相鄰接壤,相互通婚結(jié)為姻親的關(guān)系。如果今日秦國、楚國不能友好相處,就無法號令別的諸侯。我希望與大王在武關(guān)會面,當面相約,結(jié)盟后再離開,(這是)我的愿望。”楚懷王憂慮此事,想前往又擔心被騙,想不去又擔心秦國更加憤怒。昭雎說:“秦是虎狼之國,有吞并各諸侯的心思,不可以相信呀!”楚懷王的兒子子蘭卻勸懷王去赴約,楚懷王于是到了秦國……秦人把他扣留了下來。楚國的大臣們十分擔憂,就一起商量說:“我們的君王(被扣留)在秦國不能回來,被用割地要挾,而太子又在齊國充當人質(zhì)。(假如)齊國、秦國一起算計我們,那么楚國就要滅亡了!”于是打算擁立在國內(nèi)的王子繼承王位。昭雎說:“君王和太子都被困在別的諸侯國,現(xiàn)在我們又違背君王的意旨去擁立他的庶子,不合適。”于是假稱楚懷王去世,到齊國去迎太子回國。齊湣王召集群臣商量對策,有人建議:“不如扣留太子來要求楚國割讓淮河以北的土地。”齊國的丞相說:“不可。楚國另立新王,這樣我們就空有人質(zhì)而又在世人面前做了不義的事。”那個主張扣留太子的人說:“不是這樣。如果楚國擁立新王,我們就與他們的新王做交易說:‘讓給我們下東國,我們替您殺太子。不這么做,(我們)將會聯(lián)合三國一起立太子為楚王。’”齊湣王最后聽取了丞相的意見送楚太子回國,楚國立太子為楚王。
十八年,楚懷王逃跑回楚國。秦國人發(fā)現(xiàn)后,封鎖了通往楚國的道路,楚懷王從小路逃到了趙國。(此時)趙主父在代郡,趙國人不敢接納楚懷王。楚懷王準備逃往魏國,秦國人追上了他,抓回秦國。十九年,楚懷王生病,死在了秦國,秦人將他的靈柩送回楚國。楚國人都非常哀憐他,像是自己的親人死了一樣悲傷。各諸侯因此不再認為秦國有理。
司馬光說:秦國真是太無道了,害死楚懷王又威逼他的兒子;楚國不強,忍受殺父之仇而與自己的敵人通婚。唉,楚國的國君如果能掌握正確的治國之道,臣子如果能任用得當,秦國即使強大,又怎敢肆意凌辱楚國呢!所以君主不致力于治國之道而(只想)擴張自己的勢力,這正是國家處于危險境地的原因啊。
十、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高儉,字士廉,敏惠有度量,狀貌若畫,觀書一見輒誦,敏于占對。隋司隸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皆宿臣顯重,與為忘年友,繇是有名。斛斯政奔高麗,坐與善,貶為硃鳶主簿,以母老不可居瘴癘地,乃留妻鮮于奉養(yǎng)而行。會世大亂,京師阻絕,交趾太守丘和署司法書佐。時欽州俚帥寧長真以兵侵交趾,和懼,欲出迎,士廉曰:“長真兵雖多,縣軍遠客,勢不得久,城中勝兵尚可戰(zhàn),奈何受制于人 ”和因命為行軍司馬,逆擊破之。進益州大都督府長史。蜀人畏鬼而惡疾,雖父母病皆委去,望舍投餌哺之,昆弟不相假財。士廉為設(shè)條教,辯告督勵,風俗翕然為變。又引諸生講授經(jīng)藝,學(xué)校復(fù)興。秦時李冰導(dǎo)汶江水灌田,瀕水者頃千金,民相侵冒。士廉附故渠,廝引旁出,以廣溉道,人以富饒。入為吏部尚書,進封許國公。雅負裁鑒,又詳氏譜,所署州,人地無不當者。帝伐高麗;侍颖O(jiān)國駐定州,又攝太傅,同掌機務(wù)。太子令曰:“寡人資公訓(xùn)道,而比聽政,據(jù)案對公,情所未安,所司宜別設(shè)按奉太傅。”士廉固辭。還至并州,有疾,帝即所舍問之。貞觀二十一年疾甚,帝幸其第,為流涕,卒年七十一。又欲臨吊,房玄齡以帝餌金石,諫不宜近喪。帝曰: “朕有舊故姻戚之重,君臣之分。卿置勿言。”即從數(shù)百騎出。長孫無忌伏馬前,陳士廉遺言,乞不臨喪,帝猶不許,無忌至流涕,乃還入東苑,南向哭。詔贈司徒、并州都督,謚曰文獻,陪葬昭陵。士廉進止詳華凡有獻納搢紳皆屬以目奏議未嘗不焚稿家人無見者少識太宗非常人以所出女歸之是為文德皇后。及遺令,墓不得它藏,惟置衣一襲與平生所好書,示先王典訓(xùn)可用終始者。
。ü(jié)選自《新唐書》)
屈原既絀,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幣委質(zhì)事楚,曰:“秦甚憎齊,齊與楚從親,楚誠能絕齊,秦愿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張儀詐之曰:“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楚使怒去,歸告懷王。懷王怒,大興師伐秦。秦發(fā)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斬首八萬,虜楚將屈句,遂取楚之漢中地。其后,諸侯共擊楚,大破之,殺其將唐昧。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
。ü(jié)選自《屈原列傳》)
45.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斷句是正確的,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士廉進A止詳華B凡有獻納搢紳C皆屬以目奏議D未嘗不焚稿E家人無見者少F識太宗非常人G以所出女歸之
46.下列對文中加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諸生,古代經(jīng)考試錄取而進入中央、府、州、縣各級學(xué)校,包括太學(xué)學(xué)習(xí)的生員。
B.經(jīng)藝,儒家經(jīng)書的統(tǒng)稱,與《師說》“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中“經(jīng)傳”意義相同。
C.從親,指的是秦國和楚國兩國合縱相親,“從”同“縱”,合縱,就是聯(lián)合抗秦。
D.婚,本義是女子出嫁到男人家。古時女子出嫁要在黃昏時候進行,以此諧音而出。
4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高儉少有才學(xué),聲名顯赫。他年少時過目成誦,敏于對答,一些位高勢重之臣與他結(jié)為忘年之交,他因此聲名顯揚。
B.高儉善斷形勢,臨危不亂。寧長真入侵,他認為敵兵雖多,但孤軍深入,勢難持久,不足為懼,最終果然擊敗了敵軍。
C.高儉理政有方,措施得力。他帶領(lǐng)諸生講授經(jīng)藝,復(fù)興教育,易風移俗;他沿著舊渠新開土地,擴寬渠道,當?shù)匕傩找虼耸芤妗?br />
D.高儉為君解難,深得器重。太宗討伐高麗時,他暫代太傅,與太子一同掌管機要事務(wù);他病重期間,太宗親臨探望并為之流淚。
4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雖父母病皆委去,望舍投餌哺之,昆弟不相假財。
。2)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
49.課內(nèi)文言文重點句翻譯。
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答案】45.BEG 46.C 47.C 48.(1)即使父母生病都要被遺棄,只在外面遠遠地向屋內(nèi)扔下食物給病人吃,兄弟之間也不相互借財物。
。2)楚懷王起了貪心,信任了張儀,就和齊國絕交,派使者到秦國接受秦國答應(yīng)割讓的土地。 49.屈原到了江邊,披散著頭發(fā),在江邊一面走一面吟詠。他臉色憔悴,形體容貌像干枯的樹木一樣毫無生氣。
【解析】45.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士廉舉止端詳而有豐采,凡有進言,縉紳都注視著他。奏議沒有不焚燒原稿,家人中沒有見過泰議的人。高儉年輕時認為太宗是非同尋常之人,把外甥女嫁給他。
“士廉進止詳華”是主謂短語單獨成句,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在其后B處應(yīng)斷開;
“家人無見者”中,“家人”作主語,主語前E處應(yīng)斷開;
“少”指年輕的時候,作“識”的時間狀語,應(yīng)放句首,且“太宗非常人”是主謂短語作“識”的賓語,不可斷開,其后G處斷開。
故選BEG。
46.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的能力。
C.“指的是秦國和楚國兩國合縱相親”錯誤。由原文“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可知,是齊國和楚國合縱相親,而不是秦國。
故選C。
47.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C.“新開土地,擴寬渠道”說法錯誤。從原文“士廉附故渠,廝引旁出,以廣溉道”可知,應(yīng)是依附舊渠,在旁邊分引支流,擴大灌溉范圍。
故選C。
48.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雖”,即使;“委去”,被遺棄;“餌”,食物;“昆弟”,兄弟;“假”,借。
。2)“遂”,于是,就;第一個“使”,派遣;“如”,到。
49.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至于”:到;“被”,通“披”,披散;“顏色”,臉色;“形容”,形體容貌。
參考譯文:
高儉,字士廉。聰敏有氣量,容貌美麗,讀書過目成誦。對答如流。隋司隸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是老臣顯貴,和他成為忘年交,由此聲名顯赫。斛斯政出逃高麗,高儉因與他交好而被連坐,貶為硃鳶主簿,他認為母親年老不可居住瘴癘橫行之地,于是留下妻子鮮于氏奉養(yǎng)老母,自己前往。恰逢當世大亂,與京師阻隔不通,交趾太守丘和任命他為司法書佐。當時欽州俚紳寧長真率兵入侵交趾,丘和恐懼,欲出城投降。士廉說:“長真士兵雖多,但孤軍深入,形勢不能持久,城中士兵尚且可以戰(zhàn)斗。怎么可以被人控制 ”丘和于是任命他為行軍司馬,他率軍迎擊并打敗敵人。被推薦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蜀人害怕鬼神而厭惡生病的人,即使父母生病都要被遺棄,只在外面遠遠地向屋內(nèi)扔下食物給病人吃,兄弟之間也不相互借財物。(于是)高士廉給他們訂立法規(guī)、教令,通告并督促勉勵他們,當?shù)氐娘L尚習(xí)俗因此一下子改變。又帶領(lǐng)諸生講授經(jīng)藝,學(xué)校重新興盛。秦時李冰引汶江水灌溉農(nóng)田,靠近水渠的土地一頃價值千金,百姓竟相侵占。士廉依傍舊有渠道,在旁邊分引支流,以擴大灌溉渠道,當?shù)匕傩湛看俗兊酶辉!H氤癁槔舨可袝,進授加封為許國公。(高儉)一向具有裁斷鑒別能力,又十分熟悉氏族譜系,所任職的州,選用的人和他們?nèi)温毜牡胤經(jīng)]有不符合的;实塾懛ジ啕,皇太子代理國事駐守定州,(他)又兼任太傅,與太子一同掌管機要事務(wù)。太子下令說:“我依賴太傅的教訓(xùn)勸導(dǎo),因而近來坐朝處理政務(wù),(現(xiàn)在)卻靠著桌案回答他,我內(nèi)心有所不安,有關(guān)部門應(yīng)該另外設(shè)一個桌案來侍奉太傅。”士廉一再推讓而不敢當;氐讲⒅,生病了,皇帝到他的住所慰問他。貞觀二十一年病重,帝親臨他的宅第,為他流淚,去世時七十一歲;实塾窒胗H臨吊唁,房玄齡認為皇帝服食金石,勸諫他不宜哭喪;实壅f:“我和他有朋友、姻親雙重關(guān)系,又有君臣的名分,你就不要再說了。”當即帶領(lǐng)數(shù)百騎從出宮。長孫無忌伏在馬前,陳說士廉遺言,請求(皇帝)不要親臨喪禮。皇帝還是不答應(yīng)。無忌以至流淚(勸諫),(皇帝)于是回到東苑,向南哭泣。追贈他為司徒、并州都督,謚號為文獻。陪葬昭陵。士廉舉止端詳而有風采,凡有進言,縉紳都注視著他,奏議沒有不焚燒原稿,家人中沒有見過奏議的人。高儉年輕時認為太宗是非同平常之人,把外甥女嫁給他,就是文德皇后。到臨終前囑咐,墳?zāi)共荒軌蛴衅渌仄,只放置一件衣服與平生所喜歡的書籍,以顯示先王典籍方可受用終生。
(節(jié)選自《新唐書》)
屈原已被罷免,后來秦國準備攻打齊國,齊國和楚國結(jié)成合縱聯(lián)盟互相親善。秦惠王對此擔憂。就命令張儀假裝脫離秦國,用厚禮和信物呈獻給楚王,對懷王說:“秦國非常憎恨齊國,齊國與楚國卻合縱相親,如果楚國確實能和齊國絕交,秦國愿意獻上商、於之間的六百里土地。”楚懷王起了貪心,信任了張儀,就和齊國絕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國接受土地。張儀抵賴說:“我和楚王約定的只是六里,沒有聽說過六百里。”楚國使者憤怒地離開秦國,回去報告懷王。懷王發(fā)怒,大規(guī)模出動軍隊去討伐秦國。秦國發(fā)兵反擊。在丹水和淅水一帶大破楚軍,殺了八萬人,俘虜了楚國的大將屈勻,于是奪取了楚國的漢中一帶。后來,各國諸侯聯(lián)合攻打楚國,大敗楚軍,殺了楚國將領(lǐng)唐昧。這時秦昭王與楚國通婚,要求和懷王會面。懷玉想去,屈原說:“秦國是虎狼一樣的國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懷王的小兒子子蘭勸懷王去,說:“怎么可以斷絕和秦國的友好關(guān)系!”懷王終于前往。
。ü(jié)選自《屈原列傳》)
十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ㄒ唬
文天祥年二十舉進士,對策集英殿,帝親拔為第一。德祐初,詔天下勤王,天祥發(fā)郡中豪杰,有眾萬人。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國家養(yǎng)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guān)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盡以家貲為軍費。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趨南嶺。天祥方飯五坡嶺,張弘范兵突至,天祥倉皇出走,千戶王惟義前執(zhí)之。至潮陽,見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崖山,使為書招張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崖山破弘范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終不屈也,召入諭之曰:“汝何愿 ”天祥對曰:“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 愿賜之一死足矣。”然猶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贊從天祥之請,從之。天祥臨刑殊從容。南鄉(xiāng)拜而死,年四十七。
。ü(jié)選自《宋史·文天祥傳》)
(二)
單于使衛(wèi)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wèi)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yī)。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fù)息。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jié),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舉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武曰:“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 ”復(fù)舉劍擬之,武不動。
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
……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拜為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qū)。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
。ü(jié)選自《漢書·李廣蘇建傳》)
5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崖山破/弘范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
B.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崖山破/弘范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
C.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崖山破/弘范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
D.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崖山破/弘范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
5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對策,古時就政事、經(jīng)義等設(shè)問,由應(yīng)試者對答,為取士考試的形式。
B.德佑,年號,漢武帝即位后首創(chuàng)年號,古代帝王在位期間用年號來紀年。
C.單于,意為廣大之貌,是少數(shù)民族對他們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的專稱。
D.秩,根據(jù)功過確定的官員俸祿,引申為根據(jù)功過評定的官員品級。
52.下列對文本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