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 > 2025年高考語文教學應當有更深刻的變革

2025年高考語文教學應當有更深刻的變革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2024-11-14 09:43:57

  這是基于對當下語文教學改革的審視與反思。不僅是日復一日的日常課,即使是一些公開課,還沒有真正觸及到改革的關鍵處、要害處,還沒有在一些根本性的問題上去研究、去突破。

  這也是基于對語文教學改革的一種自覺追求和更高期盼。只有樹立更高的目標與要求,只有增強“黎明的感覺”——一切對你來說都是新鮮的——你才會永遠站在語文教學改革的春天里。

  改革的關鍵和要害在哪里?

  關鍵和要害在對教學本質(zhì)的理解和把握。語文教學首先是“教學”。何為教學?公元前20世紀前后的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現(xiàn)了“教”字,也出現(xiàn)了“學”字。通過分析,可以推斷“教”字是由“學”發(fā)展而來的。戰(zhàn)國時期的《學記》里提出了“教學相長”。宋人蔡沈的批注是:“學,教也……始之自學,學也;終之,教人,亦學也。”可見“教學相長”的實質(zhì)是“教即學”。先賢說得如此深刻。到了現(xiàn)代,學者更認為“教育的核心是學習”。翻開《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與明天》,你可以看到經(jīng)典性的概括:“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為他自己,‘變成他自己’。”據(jù)此,我們不難作出這樣的判斷:語文教學的核心應當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學語文;當語文教學真正成為學生學語文的活動及其過程的時候,語文教學才回歸到自己的本質(zhì)。于是,那種以教師教代替學生學,甚至排斥學生學的語文課決不是好課;那種讓學生跟在教師后面被動“爬行”的、“有板有眼”的語文課決不是好課;貧w教學本質(zhì)和核心的變革應當是深刻的。

  改革的關鍵和要害還在哪里?

  關鍵和要害還在對語文教學“獨當之任”的理解與把握。何為語文?語文何為?也許“語文就是語文”是一個最簡潔、最深刻的回答。其實,“語文就是語文”的實質(zhì),就是葉圣陶先生所指出的語文教學的“獨當之任”。所謂獨當之任,就是特殊之任,就是“唯我之任”,顯然,它具有排他性。王尚文先生對此作了解釋:“語文教學的焦點應該是話語形式,即怎么說,而非說什么”,因為,“內(nèi)容不可能離開形式而存在,也不可能先于形式而存在”。這就是語文教學的核心。王尚文先生可謂一語中的。當下,大多數(shù)教師仍然在“課文寫了什么”上下工夫,偏偏忘了“課文是怎么寫的”,“是怎么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是“怎么實現(xiàn)作者意圖的”?傊,輕慢了甚至拋缺了“話語形式”。這樣的現(xiàn)象還普遍存在著,這樣的語文課決不是好課。看來,回歸到語文教學的獨當之任的變革應當是深刻的。

  教學的本質(zhì)與語文教學的核心問題,最后可以歸結(jié)到對學語文的人——學生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上。因為,語文教學變革是否深刻的標志是,學生有沒有學好語文;學生能不能、會不會學語文,是語文教學變革是否深刻的最終檢驗。其實,教育哲學早就指出:學生的最偉大之處就是他們有一種可能性,或曰學生就是一種可能性。可能性就是“還沒有”,所以需要語文教學去促成;可能性就是創(chuàng)造的潛能,所以需要語文教學去開發(fā);可能性就是“將要是”,所以需要語文教學去促成。觸及到學生“可能性”的變革應當是深刻的。

  語文教學改革永遠是一個過程,但只要真正發(fā)生深刻的變革,我們就一定會永遠站在春天里。

 相關推薦:


  高考語文知識點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tre972.cn . All Rights Reserved